今年1至6月 达州市精确减贫四万余农村贫困人口

24.07.2015  10:02

(记者 张骥)7月2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获悉,2015年上半年,达州市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的基本理念,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全力推动扶贫攻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州扶贫投入资金44738.281万元,完成828个贫困村23.2万户63.657万贫困人口规模识别建档立卡工作;1—6月,精确减贫43585名农村贫困人口。

据介绍,上半年,达州市扶贫方面投入资金44738.281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1983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464.05万元,市、县级财政投入202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51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3614.731万元,其他资金144.5万元;1—6月,精确减贫43585名农村贫困人口;225个市级单位、820 个县级部门(单位)定点帮扶768个贫困村,共下派定点扶贫干部179人,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534.1 万元,开办培训班190期,培训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工2084人次,资助贫困学生2285名,资助学费457万元,结对帮扶109820户贫困户。全面梳理精准识别、信息采集、脱贫解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对贫困户精准性进行抽检,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入户倒查,做好审核纠错、修正数据,确保扶贫对象档案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完成828个贫困村,23.2万户63.657万贫困人口规模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为确保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继续深化扶贫改革,创新攻坚机制,引导各地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具化改革落实方案,推动了《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实施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达州市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等配套改革文件和支撑性的落实措施出台。其中,《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实施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的制发,细化了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产业增收、乡村旅游、危房改造、卫生计生、文化建设、信息化、教育扶贫、技能培训、生态环境等12项重点工作,明确了部门(单位)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强化了工作重点;《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的制定,确定了新一轮市领导对口联系、市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大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和“六到农家”活动,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困难和问题;而《关于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保险的通知》,以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为载体,整合扶贫惠农政策和财政金融资金等资源,建立各地风险补偿基金和精准扶贫发展基金,形成了新型金融与传统金融协调配合,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及经济实体差异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切实解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难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达州市以区域发展带动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发展,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12项重点工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编制完成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达州部分)实施规划》、《达州市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规划》;坚持以贫困群众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收脱贫为核心,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能力扶贫为根本,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路径,编制完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方案》、《达州市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实施方案》、《达州市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达州市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实施方案》,组织专项规划的实施,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工作跟着计划走,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有遵循、项目化、成片化、造血式推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下步工作打算主要有筹备召开好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拟定出台《中共达州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达州市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等十个专项方案,促进方案的落地生根;积极推进宣汉县百里峡旅游景区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实施,切实把旅游开发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带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认真编制《达州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注重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2020年)》、《达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行业规划相衔接,使其成为我市未来五年农村扶贫开发的行动纲领;创新金融扶贫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存贷比,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满足贫困群众及经济实体差异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