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川货全国行落幕:上千川企闯九州 成交近65亿

25.12.2015  09:41

  2015川货全国行活动落下帷幕,行程4万余公里,足迹遍布20多个中心城市

  4万余公里,国内20余个中心城市——这是2015年川货出川拓展国内市场的轨迹。12月24日,2015川货全国行武汉站活动落下帷幕,标志着今年川货全国行活动完美收官。

  省商务厅昨日最新数据统计,今年我省相关部门累计组织了1423家(次)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活动,累计展出面积近2万平方米,实现活动交易额64.6亿元。

  今年的活动呈现了哪些变化,又能带来什么启示?

  参与热情高涨过半企业是“新面孔

  参加川货全国行武汉站活动前,资阳安岳盛强柠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凡平还愁容满面。

  去年至今,柠檬价格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从每斤三四元跌至七八角。去年,刘凡平投资400多万元收购了400亩果园,年产达170万斤,“今年起码有17万斤要烂在地里,要亏60多万元。

  心怀忐忑,刘凡平参加了川货全国行武汉站活动,“在武汉结识了两家经销商,目前正在追踪。

  还有更多惊喜。一年前,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广东的年销量微乎其微。企业总经理彭启原本以为,广东人喜欢喝发酵茶,绿茶很难走进市场,结果通过参加川货全国行广州站活动,他已在广州发展了10来个经销商。

  成效吹糠见米,激发了企业参与热情。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的活动中,过半企业是第一次参加,而武汉站的“新面孔”更是高达8成。

  竞争更加激烈“老三样”已不能一招鲜

  麻辣调味品、川茶、川酒,是川货的鲜明标签。

  但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继续沿用老办法卖这“老三样”,已行不通了。

  原因有二:一是消费者口味变得更多元;二是企业缺乏软实力——因包装、标识、品牌宣传不符合市场需求,无法打开销路。

  随川货全国行活动南上北下,不少企业对不同城市间的“口味地图”早已有谱。

  东北人生性爽直,喜欢大包装,产品也讲究“实诚”。哈尔滨市民宋鹏现身说法:“我们就喜欢大包装的(豆腐干),而且也喜欢切得大、切得厚的。

  而上海人口味偏清淡,喜欢精致的小包装。对此,蜀戎坊冰糖大头菜销售总经理翁泽明就很有感触。去年他通过川货全国行活动,在上海签下了1000万元的合同,至今仅销售了近600万元,“只卖得动原味的小包装产品。

  华北,相邻的两个区域,消费习惯也不同。北京,国际大都市,更喜欢品牌货;内蒙古,却偏爱“最炫民族风”……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表示,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过去,产品要行销全国,须入乡随俗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政府退居幕后商协会成承办活动主力军

  在省商务厅负责人看来,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就像企业发展孵化器——活动为企业搭建了销售平台,但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信息的反向传导机制,引导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

  几经与各地经销商沟通,川茶、川酒企业开始加快布局电商市场;为寻找市场后劲和新的增长点,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为不少企业的主攻对象,有企业甚至重新打造了有针对性的产品和品牌,LOGO、包装、口味都在改变。

  依托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我省已初步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商会参与”的市场拓展联动长效机制——组织活动,政府退居幕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中介机构成为承办活动的主力军。

  省商务厅统计,去年以来,全省共有40余家商协会参与了“万企出国门”活动的组织工作,还有17家商协会是今年新加入的。其中,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活动全部由商协会组织。截至目前,已有近50家商协会,报名参与了明年活动的招投标。

  在市场化分工之下,中介机构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四川供货商商会副秘书长张强说,他今年所供职的机构接了将近40场展会,平均一个月三场,业务量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这40场展会中,川货全国行的活动仅有几个,余下的均为商会延展区域市场和细分领域的结果。 □本报记者 曾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