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货全国行·杭州站启动 首日签下3000余万元

11.10.2014  20:44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曾小清)西子湖畔,中国丝绸向全球发声。10月11日,随着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开馆,为期3天的川货全国行·杭州站也正式启幕。34家企业以“四川馆”形式集中向世界展出四川丝绸文化和特色产品。这是近年来我省首次政府统一组团参加全国性丝绸博览会,首日便斩获3000多万元订单。其中国内订单1060万元,国外订单达400万美元。

        活动组织方四川省商务厅介绍,川货全国行·杭州站将坚持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为宗旨,以“关注产业发展、突出专业特色、发挥集聚区优势、促成贸易意向”为主题,以搭建产销平台为手段,采取展览展示与交流学习、对接洽谈与现场采购、主场活动与市场辐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四川丝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参会指南首次采用中英文文本制作,四川希望用国际化的方式,推动川绸走出四川,迈向世界。

        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蜀锦蜀绣闻名于天下,绸缎产量居全国第一,蚕种、蚕茧、蚕丝产量产量居全国第二。本次展会,四川馆内还设置了“中国绸都-南充馆”,“中国茧丝之都—凉山馆”、“蜀锦、蜀绣成都馆”以及民间艺术北川羌绣等特色分馆和展区,突出了集聚区优势。此次参展的企业产品85%以上是国内知名品牌,展品包括绸缎、床上用品、丝毯、蜀锦、蜀绣、蜀绘、羌绣等特色丝绸产品,以及桑果饮料、桑枝食用菌等10余个品种的蚕桑综合利用产品。

        展销之外,我省还推动了实力的丝绸外贸企业与外商进行跨国采购对接。目前,我省茧丝绸企业已与印巴市场和欧美市场的70家国外采购商、百货商和经销商进行一对一的对接洽谈,与20余家省外代理商进行洽谈。期间,四川茧丝绸企业还将参加2016春夏中国丝绸流行趋势发布、中意丝绸文化交流会等系列活动,推动企业紧跟丝绸时尚,寻求新的丝绸亮点和思路。

        四川丝绸产业布局:

        全省有19个市(州)、120个县(区)、100多万户从事栽桑养蚕,基本形成了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茧丝产业带,全省桑园面积180万亩,绸缎产量居全国第一,蚕种、蚕茧、蚕丝产量居全国第二,丝绸成为四川省传统和特色出口创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