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特色新村 点缀天全东大门

06.01.2014  00:55

  

南天新村街景效果图

  2日,在天全县多功乡南天新村的鸟瞰图下,46名头戴“南充援建”安全帽的工人正忙着支建房基础模板。天全县多功乡乡长朱桂强用“根雕艺术一条街、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旅游驿站”概括了南天新村的三大功能。

  随着新村建设的不断展开,南天新村怎么建设、建成后会是什么样、群众有什么期盼,也备受关注。

   交通新村

   连芦通宝进藏的咽喉

  南天新村是国道318线进入天全的第一站,素有“天全东大门”之称。在318线改造加宽后,新村将正对飞仙关隧道出口,与芦山县飞仙关镇遥相呼应、一河之隔,又一桥相连。自古以来,这里是两县人民历史与现实、今天与未来的交汇处,鸡鸣三界、和善往来。

  回望历史,天全东大门多功乡与芦山南大门飞仙关镇,在国道318线上,各自书写了不朽的篇章。而去年“4·20”芦山强烈地震,让这个隔河相望的兄弟乡镇同遭天灾。如今,他们共同迈开重建的步伐,打造隔河相应、各具特色的特色新村,以崭新的姿态成为国道318线上两朵璀璨的奇葩。

  国道318线多功至天全段将被打造成一条景观大道,在道路两旁将进行绿化和安装路灯。国道318线将贯穿整个新村,南天新村刚好是国道318线景观大道的起点。通过打造后,景观大道也将成为南天新村的一个景点。“川藏铁路、雅康高速建成后,国道318线交通压力将大大减少,必然会给自驾游、背包族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国道318线也将挤入‘川西旅游环线’。”朱桂强说。

  雅康高速多功出口、国道351线将在南天新村西端400米处与国道318线交汇,南天新村无疑将成为连接芦山、通往宝兴、进入西藏的重要门户。“飞仙关隧道打通后,国道318线将避开多处地质灾害点,整个交通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为南天新村发展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朱桂强说。

  作为连芦通宝进藏的重要咽喉,也是充分展现天全县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整体形象的一个窗口,在南充市的鼎力援建下,南天新村将成为天全县新村建设的一个新样板。

   抗震新村

   架起南充天全情感桥梁

  上午11点,援建工人王福金和工友们正在忙着支模板。到南天新村5天了,他们已经开挖了10多栋农房基础并支起了模板。“这是第一道工序,先浇筑基础,还有几道工序之后才开始建房。”王福金说。

  南天新村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房屋主体全部采用框架结构。“按照规划,新村建造好后,房子抗震性能较强,这样的房子住起来才踏实。”看着南天新村鸟瞰图,多功村5组村民李定文脸上露出了笑容。

  南天新村最初叫多功新村,为了表达15万天全人对南充援建的感激之情,最后定名为南天新村。南天新村将南充和天全两地的群众紧紧连在一起。2013年12月25日,南充市增派46名工人进驻南天新村,开展基础建设、临时建筑的搭建工作。

  新村占地220亩,一期工程预计安置180户农户。经历了“5·12”和“4·20”两次地震后,村民对农房抗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取全框架结构修建房屋成了村民重建房屋的首选。“全部工程预计6月份完工,整个工程建设要求高、时间紧。”来自南充的援建工程师蒋荣平说。

   富足新村

   产村相融凸显特色产业

  人居环境在南天新村建设中成为重点,道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环卫环保设施、群众健身广场、受灾群众创业街、多功乡客运站成为新村建设的突出重点。

  “扩展并延伸根雕艺术品加工及展销产业,建成中国西南乌木开发保护和根雕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整合地方农产品资源,建成生态雅安地方特色商品(农产品)展销窗口;依托湖区周边条件,在南充农业产业优势的强劲带动下,打造千亩生态茶园和猕猴桃种植示范园;积极发展农家生态旅游,在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自助农业上下功夫,挤入‘川西旅游环线’,把多功打造成川藏线上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区。”朱桂强说。

  目前,多功乡根雕店不到20家,经过根雕一条街的打造后,将发展到50至100家;饭店现有3家,新村建成后,飞仙关电站形成的湖面沿岸和国道318线沿线农户将具有打造客栈和农家乐的优势。

  俯瞰南天新村不难发现,整个新村在天全河和芦山河的环抱之下形成一个半岛。正在修建的飞仙关电站蓄水后,南天新村大部分地域将被湖面环绕。国道318线景观大道将整个新村一分为二。国道318线改造加宽后,南天新村距市区大约13公里,交通便利、依山傍水,是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

   幸福新村

   村民的希望和期盼

  南天新村将建成集新农村建设、飞仙关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灾后重建、产业塑造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对于南天新村的未来,村民们有什么样的希望和期盼呢?

  上午11点,多功乡七一根艺老板高俊茂正指挥工人进行乌木雕刻。42岁的高俊茂已经从事乌木根雕10多年,资产由起初的20万元,如今已经翻了几番。

  目前,多功乡一个根雕店可以解决7到20人的务工需求,一般工资三四千元,最高可达15000元,仅根雕行业就可以解决当地350人至1000人的就业问题。对于未来,高俊茂满怀信心。

  多功村5组今年63岁的李玉平,子女都已长大成人,谈起未来的生活,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简陋的农房里,他生活了几十年,对于新村一直很期盼。“你看这里有活动广场,有休闲栈道,还有商业街市。今后,大家可以到湖边散步,到文化活动广场上跳坝坝舞。”李玉平说。

  南天新村建好后,李定文打算让子女发展产业。“长期务工不是办法,发展产业才是长久之计。”李定文说。

  望着南天新村鸟瞰图,李玉平、李定文两位老人内心充满了喜悦。旁边,建筑工人们正在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