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川籍农民工 向媒体求助 助人还需助己

18.06.2014  23:29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讯(记者 杨晓江)“你好,我是李川南……现在父亲查处几种病,必须住院,由于我一直从事公益,父亲重病,无经济来源,我想借你们媒体平台,求你帮我向社会呼吁一下。”16日上午10点37分,记者收到一条求助短信。

  没错,他就是李川南,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7·21”特大自然灾害那年,他和工友们在北京的洪水中救出了150多名被困旅客,被誉“平民英雄”、“中国好人”。救人之后,他收获了很多荣誉,他的人生也从那时开始转变。然而,两年过去,他换过多份工作,曾经说要回乡创业,要继续走“好人之路”的他,为何生活依然举步维艰?

   父亲多种疾病缠身 儿子无奈求助媒体

  6月18日上午9点,在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内科大楼3楼,记者见到了赶过来照顾父亲的李川南。他满脸愁容,情绪有点低落,父亲李天荣正在接受医生的检查。李川南说,“经过两天的输液和治疗,现在父亲看起来要好很多,三天没吃饭,今天也终于吃了一点。

  16日,李川南将父亲送进了医院,得到检查报告后,他暗自流泪。诊断报告显示,李天荣除了尘肺病外,还患有胃溃疡、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入院两天已经花费了6000多元的治疗费,由于李天荣有头昏痛的症状,医生建议马上对大脑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这对李川南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说到父亲李天荣的病情,李川南回忆,“在他懂事的时候,父亲就一直有咳嗽的情况,虽然也一直吃药,但是从来没有去大医院检查过,一直拖了十多年。”李天荣是个石匠,从事石匠工作已经有30多年,“父亲患尘肺病,与他的职业有很多的关系。”李川南说。

  李川南1岁的时候,母亲受不了家庭的苦选择了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父亲一人把他和哥哥拉扯大,再没结婚。“父亲的病都是苦出来的”。李川南的哥哥在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后,连忙从上海赶回来。如今,兄弟俩每天换班守在父亲的病床前,却对不断增多的治疗费而发愁。

  “实在没办法了,我才向媒体救助。”李川南说,家中几千块的积蓄全部花光,哥哥也没有钱,回来只能出力。

  记者在内科大楼前,遇到两位来自蓬安的爱心人,他们专程赶过来看望李川南的父亲。爱心人士黄江明说,“通过QQ群的消息,我们得知李川南的父亲病重,也了解他家的情况,今天就专门过来看一看。

  据了解,截至今天上午10点,已经有数十位爱心人士通过论坛或网络消息,前来医院看望李天荣,为这个正处于困难中的家庭带去了不少的感动。

   曾获大爱清尘救助基金 回乡继续做“中国好人

  “7·21”大雨过后,因为受伤,李川南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工地,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这些荣誉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生活反而失去了保障。李川南回到家乡南充后,一边从事做公益事业,一边到处寻找工作。

  2012年底,在一家网站举办的活动上,李川南第一次见到大爱清尘基金的发起人王克勤。并在多方面得到大爱清尘员工的帮助。大爱清尘通过救助基金,将李天荣接到北京治疗了半个月。大爱清尘为其负担了全部的住院费和医药费,并赠送了一个吸氧机。

  李川南受到的帮助还不止这些。大爱清尘基金秘书长唐祝英说:“我们本来是想给他捐款,送他去学校学厨师。”失去工作的李川南,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他甚至尝试想去学厨师挣钱养家。在给大爱清尘的工作人员做了两顿饭后,唐祝英觉得并不可行。2013年3月,李川南在王克勤的帮助下,还曾找到一份每月3000元的销售工作。

  但是李川南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创业,他曾经计划在家乡包一片山,搞个养殖场,但是苦于10多万的启动资金,至今没有成型。在家乡南充生活期间,她每天靠做一些兼职,发传单,在超市做服务员等,赚取生活费,一天大约有50到60元的收入。

  除了做各种兼职外,李川南现在还负责了南充的一个公益机构,每周至少要花一天的时间参加公益活动,其中也有很多是帮助重病患者。今年1月份,广安尿毒症女孩杜娟在南充接受治疗,在20天的时间里,李川南每天都守在杜娟的身边,为她送去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放弃工作救助别人 助人还得助己

  李川南救助别人的故事听着的确很感动,事实上他自己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说,“因为父亲的病,自己必须经常回家去看他,所以无法从事相对固定的工作。

  今年25岁的李川南,皮肤黝黑,看起比同龄人更显老。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艰难,让这个大男孩走到了人生的崩溃边缘,但是他说“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自己的父亲。

  固定的工作会限制他的时间,他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川南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他很想去帮助别人,而现在自己能力也还有限。我们不希望他埋没在这些荣誉里,陷入迷茫。”大爱清尘四川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廖苏曾经这样说。

  南充资深公益人士,南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丹表示,“李川南的行为很值得敬重,但是个人希望他有一份工作收入,要为自己的家庭和未来做长远打算。要让自己的生活有基本的保证,才能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

  陈丹说,李川南过去获得了很多荣誉,这在他身上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动力,希望他能理性地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