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第一纳税大户 川渝中烟宣告“分家”

14.10.2015  11:43

在整合发展12年之后,川渝两地第一纳税大户——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宣告分家。川渝中烟10月12日召开大会,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宣布撤销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组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川渝两地烟草工业分开发展,对四川烟草工业而言,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分家略显突然,但在预料中

  “有些突然,几个月前还在讨论川渝中烟如何应对行业增速放缓,现在等来了分家的消息。”原川渝中烟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在熟悉情况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看来,分家也在预料之中。“当初川渝烟草工业合并成川渝中烟,是因为重庆烟草工业规模偏小,难以单独成立重庆中烟,经过10多年发展,条件成熟了,分家也正常。

  资料显示,2003年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改革思路,年卷烟产量100万箱以上的成立工业公司。当时,重庆烟草工业产量未达标,基于四川与重庆的地缘历史关联,川渝烟草工业作出跨省联合的决定,共同做大做强。2003年8月,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这是全国烟草行业第一个跨省重组的大型工业集团。

  数据显示,原川渝中烟合并后迎来了发展壮大期:卷烟计划规模从成立前的202.7万箱增加到2014年的317.9万箱,排全国第5位;年创税利总额从52.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24亿元,排全国第9位。该公司累计创税利2000亿元,是川渝两地第一纳税大户。

  做大之后,川渝烟草工业各自独立发展的声音出现。

  “从知道可能分家,到真正分家,也就个把月时间。”业内人士表示,足见行业改革提速。不过改革提速并非没有迹象,9月16日川渝中烟改革发展调研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专程来川调研川渝烟草改革发展,其中川渝烟草工业的改革发展是重点。

   川烟须巩固本土市场做好品牌

  “短期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长期看对四川烟草工业并非不利。”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贾文认为,“分家是有成本的,除了硬成本外,还有员工是否能稳定专注发展等软成本。如果分开发展后四川烟草工业能迅速厘清思路,四川烟草工业也有机会。毕竟我们本土就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有业内人士透露,原川渝中烟分管川渝两地烟草工业,管理关系层级较多,分歧在所难免,一定程度上对改革形成掣肘。“分开发展能让管理更扁平化,提高效率。”国家烟草专卖局也要求川渝两地烟草工业:进一步推进改革,理顺管理关系,确保平稳过渡、安全生产和人心稳定。

  作为纳税大户,分家后对四川税利的影响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表示:之前川渝两地是根据各自所在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在两地分别纳税,分开后影响不大。资料显示,川渝中烟下辖四川、重庆两个全资子公司,位于四川的有成都、什邡、绵阳、西昌卷烟分厂以及长城雪茄烟厂。

  霍伟东认为,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烟草行业整体的增速放缓。“四川烟草工业亟需全力发展本土卷烟品牌,巩固好本土市场,同时抢占更多省外市场。能做到这一点,川烟工业做强的期待应该可以变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上任的原川渝中烟党委书记、总经理彭传新素以锐意改革闻名业界,如何率领四川烟草工业逆势前行,各方期待很高。

  本报记者 李龙俊

  原标题:川渝烟草工业分家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