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今年将推川内首辆电动SUV 进军公务车领域
本报讯(记者 董世梅)由企业主导的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筹备会日前举行,这意味着该产业联盟正加速筹建。这是记者8月29日从川汽集团了解到的。
按照设想,该产业联盟将围绕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和关键技术研发,组织重点整车制造企业、重点充电装置生产企业、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有关科研院所以及示范运营单位等,共同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及示范运营等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效,车型品种比较完善。在三大核心部件中,动力电池领域初步形成从材料加工到电池生产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驱动电机和电控两大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全国纯电动大巴电驱动系统市场中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成都市、泸州市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成都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已初见成效。当务之急是尽快汇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建立,将有利于促进直驱电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频锂电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加速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关报道
川汽:借新能源汽车打“翻身仗”
产业名片
未来,我省有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实现从原料到材料、制品、部件、整车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我省在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领域均具备核心竞争力,在驱动电机及动力总成领域取得17项发明专利,拥有成都客车、川汽集团、东方电气、天齐锂业等一批上下游优势骨干企业。
前沿调查
□吴亚飞 本报记者 董世梅
“你们是今天的第一批客人。”见到8月27日早晨到访的记者,川汽总经理助理李仲民直爽地说,当天上午要迎接三批客人。最近,已有几十家媒体陆续造访这家企业,关注的焦点毫不例外集中在川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上。
位于成都东部的汽车城,川汽近年来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发展不及一汽大众、沃尔沃等外来“邻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给汽车产业再次划出一条起跑线,我们希望借此叫响自主品牌,打个‘翻身仗’。”川汽董事长黄勇如是期待。
艰难起步投入2亿多元 卖了不到100辆车
川汽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的门口,一块“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基地”的牌子很醒目。
车间内,20辆蓝色纯电动出租车整齐停放,牌照也已齐备。川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国栋称,公司已向成都提出运营电动出租车的申请,相关手续批复下来,就可依托富临集团的运业公司开展相关运营业务。
“这个运营模式的创新,是市场半天热不起来的倒逼创新。”曹国栋介绍,尽管公司已测算出,出租汽车的前期运营将出现亏损,但为撬动、培育市场,必须要“交学费”。
早在2006年,川汽野马就着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研发。几年的艰难推进中,打不开的市场、不能规模化生产、降不下来的价格、完善不了的配套等一直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诸多症结。“惭愧啊,8年投入2亿多元,却只销售了不到100辆。”
在今年国家相继出台的支持政策及省上的政策推动下,曹国栋觉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春天来了,川汽“弯道超车”的机会也来了。他期待“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基地”的“示范”二字能早点去掉,“没有示范,才说明市场已经真正打开。”
加速布局产品、技术、运营模式都不能少
8月29日,川汽自主研发生产的C30纯电动轿车亮相2014成都国际车展。“这辆车有17项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曹国栋很自豪,到明年底C30将全面量产。今年,川汽还将推出川内首辆纯电动SUV,加速进军公务车领域;11月,川汽集团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绵阳生产基地也将实现整车量产,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必须抢占发展机遇。”曹国栋的认识与业内一样: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景气周期即将开启。他抛出一组数据:去年全国销售1.74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上半年就已销售2万辆,预计全年将达5万辆。有关研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
抢占机遇在研发环节同样明显。
刚刚结束的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川汽联手天津力神、长虹,进军电池领域;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与同样生产新能源客车的深圳五洲龙全面接洽……8月27日上午,黄勇召集新能源分公司高层开会,布置新能源汽车发展事宜。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在电池、电控、电机,此前仅涉足电控领域的川汽希望在“合纵连横”中打通技术经络,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与全省乃至全国的不少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一样,川汽依托起步较早的优势,正加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布局。黄勇透露,今年将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运营模式上提出创新方案。
川汽正谋划改写企业发展战略: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到2020年,我们希望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黄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