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央企鼓励技能创新 群众性“小改小革”风行

14.04.2022  17:33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陆秋野 梁文云)近日,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一分公司表彰2021年涌现出的16项技能创新成果,涵盖钻井提速提效,设备改进、生产安全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广大干部员工创新创造热情高涨,小改革、小发明、小创新不断涌现,争先做起了工作中的“有心人”,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和设备管理水平。

小雨棚”的大作用

可拆卸雨棚的大作用。梁文云 摄

  “可拆卸雨棚的推广应用,不仅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还节省了安装时间,提升了搬迁安效率。”钻井一分公司运维保障中心设备维修组组长滕洪介绍说。

  去年年初,该中心员工在与钻井队员工们交流,并实地勘察后发现,井队雨棚只能一次性使用,每口井都需新购材料现场搭建,且现场焊接搭建一套防雨棚均需要耗时一周。如果按照工区施工的不同井型、不同钻机的配置,需搭建1000平方米左右防雨棚,每平方米一次性防雨棚价格在100多元,每口井费用达10多万元,成本极高并效率低下。

  该维修组通过现场测绘,查找相关资料,确定技术方案,独自设计和制作可拆卸重复使用的防雨棚,不仅解决了雨棚自己制作加工的问题,还设计成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形式,预计可重复使用5年以上,第一次安装3到4天可完成,今后安装只需一天就可完成,大大提升了井队的设备安装配套的效率。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加工制作井队防雨棚16台套,降本320余万元。下一步计划全面推广到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各钻井队。

巧改造”提升运行效率

巧改造”提升运行效率。梁文云 摄

  王纪超是该公司装备管理部主任,2021年,他带领团队组织实施了一项小改小革,不仅消除了常发生的故障,还提升了钻井运行效率。

  该公司井队在具体施工中,原有的75kW加重泵常出现跳闸故障,他们通过调研,启动了《加重泵及软启动控制改造》项目,通过加装90千瓦加重泵与其配套的200安软启器和管汇系统,改造后钻井液加重系统可从2.6克每立方米的密度提高到2.8克每立方米,不仅保证了性能稳定,减少故障发生,还进一步保障了钻井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一时间,该公司川南项目部也在进行一项小改小革。川南工区70839队、70823队在使用70LDB钻机中发现,这个型号钻机的并车箱轮毂使用的轴承无法满足承载较大负荷的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检修故障,他们积极想办法,集思广益,通过加装一套轴承的方法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就这一小改造,让设备平稳运行1年半都未发生故障。

小装置”助力消除隐患

小装置”消除生产隐患。梁文云 摄

  众所周知,钻井队有很大部分施工井场都在山区,由于井场地形地貌受限,部分井场都有较大面积挖方或填方现象,在夏季雨水季节期间存在滑坡、塌方、坍塌等重大安全隐患,且在日常巡检过程中不易及时发现,检查人员近距离检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危险。

  正在川东北工区仁探1井施工的90111钻井队安全员丁伟带着这个想法,和井队的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采用U型管水平尺原理,将监测标尺固定在易塌陷区域,通过标注绿、黄、红三种颜色和浮球设计,在日常巡检时观察浮球移动方向,对应标尺便能准确发现滑坡情况。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人员还可以采用望远镜观察在远处安全位置观察水位浮球和边坡情况,减小巡查安全风险。考虑到日常蒸发或者雨天进水导致读数不准确,他们还把水管两端进行封堵牢固。事实证明,通过增设这一小装置,实现了勘测方便、视窗清晰、数值准确的目标,可以有效消除相关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川西工区江沙335H井,正在施工作业的50655井队机房大班王华川在工作时发现,一旦盘刹液压泵未启动或液压泵电机跳闸等故障发生,将对钻进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决定设计一个盘刹液压站安装报警器,能够在电机跳闸或是压力降低时提前报警,进而迅速启动另一台液压泵或是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生产不受影响。去年6月,报警器成功安装到了司钻房,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改小革凝结了该公司员工的智慧和创造,也凸显了员工主人翁意识,看似很“”的举措,却发挥了大作用,从优化工艺流程到减轻劳动强度,从降本增效到提高工作效率,“金点子”正在钻井一分公司闪闪发光。(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