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医患关系 今后去川大华西住院要先填心理问卷

04.04.2015  22:19

  面对疾病,有人乐观有人恐惧,患者到医院住院,心理状况究竟如何?昨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消息称,该院研究了两年多的“阳光医院项目”将进入临床应用阶段———该院心理卫生中心推出“心晴指数问卷”,以后病人入院第一天就将填写该问卷。目前,问卷已在肿瘤科试点,之后会全院推行。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张岚介绍,根据他们对医院11个科室1000多名病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中49%的人表示有心理服务的需求,尤其是肿瘤、慢性病、烧伤、截肢患者。

  两年多前,医院推出了“阳光医院项目”研究,主要是增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社会性关怀的能力,不仅关注患者的躯体,也关注患者的心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为能让医生及早识别出哪些患者需要心理方面的治疗,他们特别推出了“心晴指数问卷”,在病人入院的第一天便填写该问卷。通过这份问卷调查,会发现哪些病人是有心理问题的,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据悉,目前华西医院每个科室选出了50名医护人员参加“阳光天使”培养计划,接受心理学和沟通技能的培训。这些医生培训结束后回到科室,不仅能治疗患者躯体上的疾病,还能满足患者心理服务的需求。

  张教授说,“阳光医院项目”主要服务于三个群体,除了病人和病人家属,还有医护人员。生活中,医护人员、教授、警察、媒体人、官员等,是压力比较大的群体。“阳光医院项目”对医护人员的服务,主要通过定期讲座以及活动来提高其调解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而处理好医患关系,将能有效缓解医生的“职业倦怠”。

  在这些活动中,张教授提到了巴林特小组,这是近60年来国外学者开创并发展的用于促进医患沟通和理解,缓解医生职业压力与消除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目前,川大华西医院已在肿瘤科、康复科、内分泌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等5个科室设点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之后也会在全院进行推广。成都商报记者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