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4市将逐步统一电话区号 建议统一车牌号
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暨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敲定实质性合作内容
区域规划第一次在会上披露
签订第一个合作发展协议
将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
将构建城际半小时交通网络等
□四川日报记者 钟晓晴 王丹
4月23日,四川省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暨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敲定实质性合作内容。
第一个规划正在送审
会上记者获悉,根据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川南经济区建设的各项部署,充分衔接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我省制订的第一个《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已基本定稿,并经省政府正式函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区域规划第一次在会上披露。
在这份正在送审的规划中,明确了建设“多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说,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为重点,在川南构建“四核、五轴、三区”的空间结构,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新格局。
川南经济区的发展还获得又一机遇。今年3月,我省首次成立由省委常委任组长、副省长任副组长的省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建立起年度工作计划制度和工作信息报送及通报制度。协调小组将根据成员单位提出的年度工作计划方案,确定年度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成员单位还将按季度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签订第一份合作发展协议
构建城际半小时交通网络,打通县乡“断头路”,整合机场、港口资源,推动铁公空水联运,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逐步统一电话区号,共同打造和营销川南品牌,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和社会保险一体化管理……川南四市签订的首份合作发展协议《川南经济区合作发展协议》中,这些内容历历在目。
根据协议约定,四市合作包括九项具体内容:加强规划政策衔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联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统一市场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合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展改革创新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唐利民介绍,签订合作发展协议,主要是为加快推动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联席会上,川南四市还约定了怎么做——设立川南联席会,制定联席会章程,建立经济区发展协调工作机制,确定今年深化改革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等。 “一小时通达”将成现实截至2013年底,川南经济区公路通车总里程4.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136.1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处于加快构建的进程中。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冯文生说,我省在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川南经济区发展需要,规划了成自泸赤、宜宾至彝良等18个高速公路项目,规划总里程1638公里,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区域内任意城市之间“一小时通达”,有力支撑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将继续全力加快推进泸州港、宜宾港整合,力争到2017年,形成连通长三角和上海自贸区、通达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东向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川渝、川滇沿江经济走廊,增强长江及其支流服务盆地内陆区域的能力。
同题报道: 川南经济区联席会召开 建议川南四城统一电话区号车牌号
川南经济区联席会召开,自、泸、内、宜签订合作发展协议
建议川南四城统一电话区号车牌号
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昨日,自贡、泸州、内江和宜宾在省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暨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川南经济区合作发展协议》,川南经济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川南四市从此将融合抱团发展,将加快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建设全省经济新兴增长极。
轮流承办联席会推动川南经济区统筹发展
川南四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均为川南经济区联席会成员,将共同研究制定推动川南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指导和协调川南经济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协调解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原则上实行年会制度,采取共同主办、轮流承办的方式举行,以宜宾市、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为序,轮流作为承办方。
按照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章程,川南经济区联席会要组织研究川南经济区重大发展战略,审议有关合作发展规划,协调生产力布局;组织研究和推动区域合作的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组织、协调经济区内外多层次、各行业、多形式的交流协作,不断拓展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等。
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根据《川南经济区合作发展协议》,川南四市将共同实施《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强化各市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重大专项规划的衔接,统筹协调生产力布局。
记者了解到,依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目前《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已基本定稿,并经省政府正式函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这将进一步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四城书记观点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
让区域内群众享受“同城化”的便利
“产业协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川南城市各有各的产业特色,只有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协同发展,强化产业联动,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优势。”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表示,自贡将努力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下功夫,与川南各市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加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硬连接”,完善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努力在生态环境共护共治上下功夫,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协同推进跨区域联合治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在公共服务对接共享上下功夫,加强教育、卫生、文化、通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区域协作交流,共同推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一体化服务格局的形成,让区域内群众享受“同城化”的便利。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
建议优先考虑在川南经济区设立保税局
对于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建议:完善统筹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推动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考虑在川南经济区设立保税局、自贸局和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产业跨区域转移、产业协作配套、园区共建共享等方面,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川南四市交通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
此外,他还建议设立统筹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专门机构。“川南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内容多、持续时间长。建议省上参照国家设立‘西部开发办’、‘振兴东北办’的方式,设立‘川南办’,作为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川南经济区规划制定、综合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
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
建议统一区号车牌号 加大“同城化”措施
“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内江与川南兄弟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对于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提出三点建议: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参照天府新区建设相关政策,考虑川南四市实行电话区号、车牌号、医保卡、金融业务办理等方面的同城化措施,并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对川南予以倾斜;建议将威远纳入宜宾至仁寿高速公路布局,拉动川南经济区旅游、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建议选择途经威远的线路建设方案,推动形成川南经济区又一条重要经济纽带和重要战略运输通道;建议规划建设成渝客专至成都新机场直达线路,实现高铁和航空两大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和“零换乘”,推动川南经济区与成都经济区融合发展。
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
川南四市将形成“1+1+1+1>4”效应
“川南四市签订《川南经济区域合作与发展协议》,必将为川南四市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合作平台,形成‘1+1+1+1>4’的整合效应。”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说,宜宾与自贡、泸州和内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化相通,人口规模相当,经济实力相近,在全省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城市规模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
王铭晖表示,近年来,宜宾与自贡、泸州和内江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政府层面沟通良好,群众合作愿望热切。“加快推进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上有利于争取支持、赢得主动,对外有利于打开门户、扩大合作,对内有利于互相支持、互补发展,可谓条件俱备、时机难得、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建言献策
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内自宜城际铁路建设,将开放引入社会资本
“今年川南经济区四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887 个,年度计划投资1761.2亿元。”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说,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畅通审批“绿色通道”,争取完工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唐利民发言时还说道,将推进重大领域改革,率先在内自宜城际铁路、隆黄铁路等项目建设和运营上开放引入社会资本。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唐浩:以改造促转型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推进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分工错位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但川南经济区传统产业比占大,四市存在产业同构、同质竞争现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唐浩说,要根据四市产业特点,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
推进川南一体化措施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
共同推进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经济区对外通道建设,提升长江干支流航道等级;
构建城际半小时交通网络
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加强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打通县乡“断头路”,整合机场、港口资源,推动铁公空水联运,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
加快水利、能源联网建设
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跨区域电力、天然气、输油管道等联网工程建设;
逐步统一电话区号
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014年重点项目
推进泸州宜宾两港整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4年将加快推进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建设,推进泸州宜宾两港整合,加快过境高速、城际高速及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向家坝灌区前期工作等;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白酒、煤炭等行业转型发展,加快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开采及利用示范区建设。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正元 实习生 田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