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大师刘成基表演艺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23.05.2015  00:05

 

座谈会现场。

    中新四川网5月22日电 (记者 胡敏)22日,“川剧大师刘成基表演艺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与会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和民众共同追寻了刘成基先生的川剧人生。
  刘成基是川剧表演艺术大师、新中国成立后川剧第一代导演、川剧教育家、川剧“四大名丑”之首,今年是其诞辰110周年。当天的座谈会是“川剧大师刘成基表演艺术”系列活动之一。
  刘成基,艺名“当头棒”,十岁开始学艺,二十四岁时从师川剧丑角泰斗傅三乾。学了不少昆曲和“犯功戏”。由于他三十多年的勤学苦练,新中国成立前他已经是誉满全川的川剧名丑了。
  1952年,刘成基出任西南川剧院三团团长,参加了全国第一节戏曲观摩大会,他参与改变导演了传统戏《柳荫记》获得文化部剧本奖。在全国戏曲汇演中,他任西南川剧院副院长。当年冬天,他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东海分团负责人,冒着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不辞辛劳,坚持到前线坑道为志愿军慰问演出。
  刘成基的基本功是为人称道的,他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够演重头的“犯功戏”《赠绨袍》。刘成基的戏路子很宽,他扮演的角色中,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其对戏曲人物的刻划是维妙维俏,入木三分。刘成基在《赠绨袍》中塑造的须贾,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刘成基大力扶持川剧现代戏,其呕心沥血编导演出的传统川剧《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功,刘成基在该片中饰演乔太守,从此,刘成基的艺术形象由影片从国内到国外得以传播,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川剧大幕艺术片。
  据了解,5月23日至24日,在锦江剧场,刘成基传承弟子经典折子戏专场和川剧《鸳鸯谱》将上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