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成网)大数据看川农:坚持科技兴农 用心服务社会

21.09.2016  21:44
作者:腾讯大成网 来源:腾讯大成网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大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实效来检验。

  多年来,川农人一直坚持科技兴农,不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用心服务社会,推广农业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践行了“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的诺言,也体现出了一所地方农业高校不可替代的价值。

科技兴农 推动“三农”事业发展

  如果从1931年四川省立农学院成立,设立农业推广处专门负责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算起,川农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已有了80余年的悠久历史。此后从抗战时期为增加后方供给推广再生稻,到后来陆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增收,川农人零散的社会服务工作从不曾间断。1983年川农与大邑(微博)签订了川农第一个校地合作协议,从此川农开始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

  从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科研间接服务社会,到与地方密切联系直接服务社会,有了数十年探索的积累,近年来川农大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工作规模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显著。

  随着川农的不断发展,川农在开展社会服务时越来越体现出“综合性”的优势,社会服务的形式、内容更丰富。目前川农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涵盖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10大学科门类,它们是川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的基础。以两次地震为例,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川农师生捐款捐物之外,组成志愿者团队深入重灾区进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川农专家努力下,极重灾区安县震后第三年已成为“四川养鸡第一县”;川农积极协同都江堰(微博)完成了多项规划,尤其是“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规划”成果得到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上海市援建都江堰指挥部的高度评价,此外通过校市合作,助力当地优质粮油、优质猕猴桃、绿色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由于汶川(微博)地震灾后重建成绩突出,到2013年4·20地震,科技厅点名川农牵头芦山灾后重建科技项目。这一次川农师生除了投身疫病防控、灾后产业重建、园村规划等涉农方面的工作外,非农的文法学院社工系也是尽力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灾区需求,以实际行动支持雅安(微博)灾后恢复重建,通过“雅安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项目”两年间先后累计为雅安市培养上千名社会工作人才,不断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灾后重建提供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川农服务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为逐步从被动适应性的合作转变为主动适应性的合作,2010年川农对自家“家底”进行了梳理汇总,将一份集合了川农近年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菜单”发到省内各市(州),方便地方、企业根据自身需要,“点”出适合自己的科技产品和技术服务“大菜”。2015年精准扶贫号角吹响后,川农切切实实针对秦巴片区、乌蒙片区、大小凉山(微博)彝区、高原藏区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分门别类形成“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区)的贫困档案,以主动适应各地扶贫工作的需要。

  川农与雅安联合进行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家试点工作,2013年启动以来,在农村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成绩突出。石棉(微博)黄果柑成功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并远销俄罗斯,成为当地的“摇钱树”;汉源(微博)甜樱桃走上了走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之路;名山建起了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宝兴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值超过8000万元……而今这一模式已得到了认同,2013年科技部万钢部长肯定其为“雅安模式”;2015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个分院受邀落户内江(微博),而泸州(微博 微信)分院、广安(微博)分院目前正在筹建中。

  迄今,川农在四川及全国的20多个省(区)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先后推广科技成果近1000余项(次),比十年前增加近600项(次)。

  十年来,川农推广作物新品种面积5亿多亩、果树优良新品种3.5亿株,畜禽疫病防治达17.6亿只(头),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接近此前累计的总和,达到500亿元。

  目前,我们累计建立校外合作示范基地250余个,总数是十年前的8倍。

  川农服务的对象进一步扩展,从省级政府部门到具体某个村,从行业龙头企业到合作社、单个农户。截止目前,川农已同80多个市县区和300余家企业新(续)签合作协议,新建专家大院和博士工作站共80个,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仅近5年,川农就入选农业部、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34个(次)、主推技术31项(次),获省部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共324项。由于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川农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科技成果转让和回收2086.07万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88项,合同金额达9472.16万元。川农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智力和人才支持,为“三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探索创新 促进服务拓展与深化

  良好的社会服务工作基础为川农大赢得了广泛认可,2012年川农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成立以来,农发院加强对社会服务的统筹,整合资源,不断将川农适合于推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项目、成果、奖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从前小团队的自发合作转变为在川农引导下的主动合作,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探索出一条高校科技资源和新农村建设的高效对接之路。用党委书记邓良基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社会服务“已由过去松散型的、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

  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调动服务积极性……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拓展与深化,充分体现出“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的优势,川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创新。

  积极搭建的科技推广服务平台,构筑起了服务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以“农业科技110”、“四川农业科技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受到了广大农民、农技人员等的广泛好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形成稳定的农技和农民培训机构和运作机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次,培训农民超过20万人次。依托川农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搭建农业科技服务的决策咨询服务平台,通过100余项涉及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等领域的专题报告和规划项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平台的搭建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也提升了转化的效益。林学院的肖千文教授曾手握几个核桃杂交新品种专利权,“多年卖不出去”。2012年以借助农发院这一平台,仅用半年就与马边(微博)金凉山公司签署核桃杂交新品种协议,转让两项成果。让肖千文特别意外的是,“以为最多二、三十万”的转让费最后达到了200万元。如今,在乌蒙山区“肖核桃”已推广3万余亩,增加产值超过2500万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其次,以需求为导向,川农逐步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途径配合的复合型推广服务模式。

  校地合作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开辟出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先后与全国21个省(市、区)的200多家企业(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农业科研直接与生产对接;合作共建的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5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及四川省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着科技示范带动作用;41个先后在雅安、广安、乐山(微博)、德阳(微博)、成都市等地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直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还有39个先后在温氏集团、华西希望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和通威集团等建立的博士工作站,让研究前沿与生产经营实践高度融合;鼓励科技人员到地方创办公司、到农村或企业搞技术承包或技术入股,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累计有近千人次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干部、科技包村专家等,20余万人次经川农培训的技术人员在全省各地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此外,通过“暑期‘三下乡’”、“带科技成果下乡,造福一方群众”、“万户农户致富”等活动,“四川同心·专家服务团”等组织,川农大师生深入乡村尤其是重灾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把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传授给农村劳动者。其中,研究生支教团在川农已持续开展六年,已有29名志愿者同学先后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雅安天全开展支教工作。

  此外,怎样更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川农还积极在制度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川农在成果转化效益的分配上规定,川农获得仅占总金额的25%,学院获得20%,而个人及课题组奖金占到55%。2016年3月,《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等4个有关教师晋升和奖励的主体文件相继修订完成,其中新增科技扶贫和社会工作单列50分。让社会服务成为与全体教职员工个人发展、价值体现、切身利益相关的一项工作,这些都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社会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一举多得 助力教学科研发展

  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是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创建一流大学必须要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这一句写入川农《大学章程》的办学理念事实上早已明确地指出了社会服务对川农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成果在社会服务中的有效转化为川农带来了经济上的回报和美誉度的提升。

  与企业界等建立广泛的联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与企业共建博士工作站“企业+导师+研究生+项目”的模式,也成为川农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企业共向川农提供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川农先后有3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分别在站内研究和工作,实现了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合作目标。

  “有没有科研都必须熟悉生产实践,不然连课都上不好,只能照本宣科。”前不久,刚从广元(微博)、雅安、绵竹(微博)等地贫困村的猕猴桃褐斑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回来的龚国淑教授感叹,是长期从事社会服务具体工作的经历,让她在课堂上将各种生动实例和最新动态都信手拈来,这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她的一名学生郑小娟现在刚读研一,已经成功申请到旨在培养青年科技后备力量的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立项。这当归功于本科时她就参与了由农发院资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跟着导师参与社会服务实践,因此发表了影响因子超3的文章并成功保研。

  2013年,程安春与周小秋教授同时为川农捧回了两项国家级科技大奖。程安春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是全国水禽养殖第一大省,这是他和他的团队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而长期攻关取得的成果。围绕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求,他所在的团队先后承担包括“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及以上课题30余项,还主持并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3项,在国内外本学科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人生第一笔科研经费500元也正来自于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养殖企业有效控制了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和流行。

  同一年,以博士工作站为依托,周小秋教授主持,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德施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在2014年第四届通威科技大会上,周小秋教授荣获“通威科技创新基金特别贡献奖”个人获得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奖励100万元,其科研团队因获国家科技大奖也得到企业奖金100万元。无独有偶,早期周小秋也是通过给企业做服务,拿到3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开始进入自己现在的研究领域。

  社会的不断进步为川农的社会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川农大秉承“兴中华之农事”的传统,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寻找和把握各种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在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期待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川农大继续“顶天立地”发挥起社会服务职能,续写科技兴农的华章!
      来源: http://cd.qq.com/a/20160921/040331.htm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