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20军在湖南平江驻守近7年 足球篮球是必修课

28.08.2015  09:18

  川军士兵自制草鞋。(资料图片)

  平江县天岳书院。

  川军练兵中休息。(资料图片)

  川军20军出川抗战路线图。制图罗乐

  平江当地发现的川军墓碑。

  川军在被战争摧毁的建筑中行军。(资料图片)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中国军队打死的日军。 (资料图片)

  川军20军在湖南平江驻守近7年,军风和整体作战能力有口皆碑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熊浩然 湖南平江摄影报道

  平江,位于湖南东北部,汨罗江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东与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交界,北与湖北省通城县和湖南省岳阳县相连。

  2015年4月,当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来到这个传说中的诗歌之乡时,静谧的县城已难觅当年战争年代的峥嵘。但只要随口一问,只要稍微上了年龄的人都知道,70多年前,曾经有一批来自四川的军人驻守在这里近7年,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抵抗日寇,数千将士的尸骨深埋在这片大地上。

  川军的故事凭着老一辈们的口口相传,至今仍广为人知。

   自创战法

   川军破袭战,在全国推广

  在杨森率川军20军部驻守平江之前,他曾率部驻守在安徽安庆。其间,八路军等部队的游击战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之后的实战中,杨森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川军特色的、系统的破袭战战法。日军出现时,先隐身一旁,等日军主力通过后,再不停骚扰其后方,使日军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同时,杨森还开展“民众组训”,大力发动当地群众积极收集情报,协助抗日。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74军被日军击溃后,长沙正面已无主力兵团可以御敌,第九战区最高司令长官薛岳不得不退出长沙。

  杨森临危受命,率20军134师南下,寻机向日军外围掩护部队实施攻击。当时,日军进出的主要道路离杨森的指挥部只有3000米,日军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硬碰硬必然会损失惨重。

  此时,“民众组训”的效果体现了出来。当地老百姓送来了重要情报:一支日军骑兵联队正夜宿附近。而且,该联队所在的营地旁边有一条干涸的河床,河床周围只有几个日军哨兵。这样的情形,完全可以组织一次夜袭。

  杨森立即成立夜袭敢死队,趁着月黑风高,潜入敌营将哨兵干掉后,把马匹尽数带走,然后越过河床撤退。

  日军匆忙追赶,却被杨森的部下杨干才埋伏的主力来了个当头一棒。最终,这些日军马匹尽数为川军所用,杨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支骑兵队。

  两次长沙会战后,杨森的这套战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兴趣。当时的军政部专门派出一支电影摄影组,驻扎在20军,以官兵训练及组织民众为素材,拍摄了一部战争纪录片,送至各战区和部队学习观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动当地老百姓自发刺探敌情,输送弹药并成立各种战地组织。这些由老百姓组成的担架队、情报队、搬运队,在战时的作用往往不亚于正规军。

  一时间,川军的作战方法在各大战区成为行军作战的新宝典。

   治军严苛

   借东西不还,副官被惩罚

  除行军作战颇有建树,川军治军之严也广为人知。

  “当年主要是杨森的20军驻扎在我们这边,故事好多咧。”平江文史研究者,也是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负责人的苏东说,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涉及最多的是杨森本人和他严以治军的故事。

  苏东说,他曾拜访过一位老者赖先生,老人家讲述了一段亲眼所见的故事。当年杨森驻扎在平江时,曾租用了不少当地老百姓的民居,一时间,军民合住的情况十分常见。

  “有一位副官的妻子,老是借用房东的东西又不还。时间长了,房东没法,带着两个孩子去找杨森讨说法。”杨森得知此事后,愤怒地抽出马鞭将该副官“修理”了一顿。还不解气,杨森又拿起身边的扁担抽打,“扁担都打断了。”

  事后,杨森将这名副官和其妻子调离,并赔偿了房东不少银元。“给我讲这个故事的老人家,就是当时房东带的两个小孩中的一个。”苏东说。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在平江采访时,遇到一位杨先生。他说,他的爷爷曾经为杨森抬过轿子,“从来不会拖欠工钱,而且听老人家说,杨将军非常大方。”

  虽然杨森的妻妾众多,但他在解放妇女的一些方面依然可圈可点。在四川时,就是由于他的督促和坚持,四川妇女才真正告别缠足的陋习。

  杨森在平江期间,当地女孩流行在十一二岁就嫁出去当童养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某年的“三八”妇女节,杨森前往县城参加庆祝大会。途中经过一座木桥,见一男子手执竹鞭鞭打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

  杨森夺下竹鞭,厉声询问男子为何如此粗暴对待小女孩。男子称,小女孩是他的妹妹,已出嫁,但经常从婆家出逃,娘家人丢不起这个脸,强行要将她押回婆家。

  随后,杨森不仅带着兄妹俩参加了妇女节的庆祝大会,并且当场表达了对这种封建习俗的不满,要求当地予以改变。

  最终,童养媳的问题在杨森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体育练兵

   足球和篮球,一样不能少

  与其他带兵打仗的将军不同的是,杨森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并将个人爱好带入所率领的部队中。

  只要没有战事,杨森手下的军人除完成日常的包括劈砍和射击等训练外,剩余的时间必须参与体育锻炼,包括足球、篮球和标枪等运动,都属于必修课目。

  为给士兵开辟场所,杨森专门在平江景福坪开辟了一个占地面积颇大的练兵场。平时除了练兵外,剩下的时间便用作体育锻炼的场所。

  驻守平江的第一年,杨森举办了平江军民联合运动会。第二年,他广发英雄帖,邀请湖南各学校派代表队参加。此后,平江一连举办了5次大型运动会,使得这座小县城成了湖南的“体育中心”。

  然而,体育练兵的思想受到了广泛质疑。杨森的不少下属和幕僚都认为,体育对军人来说属于旁门左道,如此重视体育,其实是耽误了宝贵的练兵时间。

  杨森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军人的身体素质,使得军队在长期作战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战斗素质和战斗水准。

  他力排众议,将体育训练纳入与操典训练、射击劈刺共重的练兵第三大科目。

  事实证明,这样的举措是十分科学的。在湖南多年,20军虽然屡次减员并补充新兵,但整体作战能力一直很强。杨森晚年定居台湾,也一直主抓当地的体育工作,曾在90岁时登顶4000米的高山。

  2015年4月,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来到景福坪旧址。地名虽然还沿用了当年的名字,但传说中的大练兵场已经没有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商住小区。只有周围几间仅存的老屋,还在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助力当地

   帮忙办学校,标语今犹见

  走在平江城内,苏东不时提醒说:“这条路是当年川军始建的,这么多年了还在发挥作用。”

  除帮助当地进行不少基础设施建设,川军还帮忙当地办学,提高居民的教育程度。

  “军官和副官等一些有学识的人,都要来当兼职老师,给学生们上课。”苏东说,始建于清朝,如今已成为重点保护单位的天岳书院,一度是平江县立中学所在地,川军的兼职老师都在这里上课。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在天岳书院看到,两根四方麻石檐柱撑起大门斗口,麻石门框上方镶嵌着“天岳书院”匾额,两侧一副嵌字楹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

  门枕石上一左一右坐有抱鼓圆石。大门内设门厅,木屏风隔开。拐过走廊就是两厢斋房,东西各14间。沿花园正上方垂带式三级石阶踏上大厅,是书院讲堂,分为前、中、后厅。前厅8个青砖四方立柱,排成4个横排,横柱之间饰有木质隔扇。在第三排隔扇上,横悬有“整齐严肃”黑底正楷匾额。

  书院内一处僻静的所在,墙上书写的约10条标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国的罪人”、“任何战争,得到民众帮助的一定胜利。”除一些字迹已经完全磨灭无法辨认外,每一条标语都彰显了高昂的抗日激情。

  “这是杨森的川军当年写下的标语。”苏东说,历经数次劫难,这些标语终于重见天日。

   老兵回忆

   战争太惨烈,打得辛苦哦

  在苏东的帮助下,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获得一份宝贵的采访录音。当事人叫李少清(已去世),是当年少数几位最终定居平江的20军士兵。作为机枪手,李少清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枣宜会战和历次长沙会战。

  尽管在平江已经生活了数十年,但一 开口,李少清依然是改不掉的四川口音。对当年的战斗,李少清直言:打得辛苦哦。

  在李少清的描述中,尽管部分战斗的细节已经不能完全记清,但当时战斗的惨烈程度却始终未能忘怀。无数战友在李少清身边倒下,李少清侥幸保住了性命,但也留下了病根。尽管如此,李少清从不后悔:“保家卫国,当时都是这样的。”李少清的遗憾,是没能多回故乡看看。

  事实上,在平江驻守近7年,不少川军将士都没能等到回归故里的那天,他们的尸骨都埋在了这里。

  “好多川军的尸骨曾经被挖出来哦。”在平江小天岳山宋家岭居住的陈婆婆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称这里为万人山,“当时就说埋着的大多都是当年的川军将士。他们生前为老百姓战斗,死后的血也滋养了土地,这里的树长得都比其他的地方好。”

  在苏东的艰难收集下,目前,写有3000多名阵亡川军将士姓名的数十块墓碑已在当地被发掘出来。“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不朽的抗日故事,值得我们铭记。”苏东说。

   杨森20军的10首军歌

  一男儿乘风破万里,最好沙场死,国辱未雪怎成名,宝刀携出征。抗强权,除国贼,扫夷氛兮征禹域,莽莽长城,出入纵横,大地播英声。

  二霜风飘飘边气劲,铁骑拥千群,高举秋卷万重云,屹屹岳家军。抗强权,除国贼,溺仇头兮喋仇血,东靖海氛,西肃胡尘,日战取功勋。

  三岿然故国亚洲东,黄帝神明宗,诗书礼乐承周孔,泱泱大国风。抗强权,除国贼,华夏文明须开发,仁义是崇,万国来同,世界主人翁。

  四快哉百战死边疆,千秋侠骨香,梅花岭畔西湖旁,燕市复睢阳。抗强权,除国贼,烈士精神光日月,头颅可丧,身不可降,碧血化干将。

  五廉颇百战英雄老,健饭思存赵,伏波马革裹尸还,垂老志弥坚。抗强权,除国贼,我辈少年须努力,努力加餐,来日大难,责任在吾肩。

  六木兰从军走千里,潺潺黄河水,桃花马健入都门,川营白杆兵。抗强权,除国贼,女子犹能捍卫国,堂堂男儿,荷枪出师,救国莫迟延。

  七朝鲜缅甸与安南,原是我外藩,埃及印度又波兰,三国实可怜。抗强权,除国贼,弱族贫困须扶持,凯末将军,谟梭里尼,意土诚堪师。

  八鸦片战争开奇耻,圆明旋被毁,伤心甲午复庚子,大伤我国体。抗强权,除国贼,国耻重重急洗涤,磨砺我锋,发愤为雄,十载期成功。

  九壮哉中华民族魂,全民革命军,东至海隅西昆仑,万里静妖氛。抗强权,除国贼,人民自强非外力,国权既伸,革命成功,解甲各归耕。

  十大哉五族共和国,国旗分五色,汉满蒙回藏一家,惟我中华国。抗强权,除国贼,五族人民齐努力,不分畛域,不分派别,民治真统一。

   特别致谢:

   本版稿件部分资料出自何允中、赵劲、李宣钊先生的著述。同时感谢苏东、陈先枢先生对采访提供的大力帮助。

   “壮士出川”题书 著名书法家刘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