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将川西北纳入国家重点治沙工程范围

14.03.2018  16:53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川西北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然而生态环境脆弱,高原沼泽湿地规模不断缩小,河道改道甚至消失,威胁区域湿地保存和水量平衡,进而威胁到长江、黄河的水源补给和国土生态安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带来了一份加大对川西北防沙治沙支持力度的提案,引起了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和响应。

  王建明委员的家乡在阿坝,对川西北的自然生态也了解不少。“川西北河流和高原沼泽、湖泊湿地,是黄河上游以及长江上游水系的重要水源供给地。”王建明说,然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出露岩层易风化、河流湖泊变化频繁、过度放牧情况普遍,容易形成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和生态恶化。

  我省已于2007年启动了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项目,连续11年共投入治沙资金4亿元,集中在川西北完成中、重度沙化土地治理33万余亩。

  达扎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川西北沙化面积较小、分布相对零散,并未纳入国家重点治沙工程。但是,相对于川西北上百万亩的中、重度沙化土地存量和局部蔓延的沙化趋势而言,已开展的治沙速度缓慢、成效有限,亟待国家层面加大防沙治沙投入力度,加快川西北防沙治沙进程。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在联名提案中建议,将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纳入国家重点治沙工程或藏区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常态投入,针对川西北地区充分考虑改善生态、绿色惠民的工程建设实质,在立项审批、工程招标、贫困农牧民参与等环节明确特殊政策支持。同时,建立完善草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大幅提高沙区草原补偿和湿地保护补助标准。对因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造成沙化草地所有者经济损失的,给予适当补偿,既切实保障当地农牧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其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沙化治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成果巩固。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