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多措并举鼓起农民“钱袋子”

22.12.2014  23:48

 

村民正在喂养火鸡

 

丁万祥给野鸡喂食

 

花牛养殖

(通讯员 王永春)日前,笔者冒着寒风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宜坪乡庙岗村村民丁万祥家,走进他家的后园,只见他正在给围栏中的“野鸡”喂食玉米。他一边喂一边高兴地说: “你别小看这些野鸡个子不大,但它却是我增收的宝贝。今年我靠它挣了3万多元了。有政府的扶持和专业合作社做靠山,增收不用发愁了。”这只是峨边因地制宜多举并举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今年初,丁万祥加入乐山市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扶持,免费从合作社领回野鸡苗200只,自己又买了50只,在合作社的指导下,第一批鸡养大由合作社回收后,他又买了批野鸡苗来喂养。“喂大后由合作社回收,卖鸡不用愁,还不跑腿,我已卖了400多只。这几十只鸡也快卖了,卖了我又从合作社剧买小鸡来喂”丁万祥说。在宜坪乡,背靠乐山市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户达160余户,社员户根据自家的情况,选择喂养野鸡、珍珠鸡、或乌鸡等特色品种,户均增收7000余元。

 

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峨边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拓展增收渠道。近年来,投入2100余万元,采取“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方式实施规模化生产,培育马铃薯、高山蔬菜、竹笋、茶叶、花牛、核桃等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已建成马铃薯基地12.16万亩、新核桃基地3.21万亩;建成蔬菜基地3万亩;建成现代标准化养殖场35个,养殖小区8个,无公害基地3个,产品9个。发展特色养殖业,推进“川黑1号”黑猪、野香猪、野鸡、大恒肉鸡等饲养项目建设,峨边花牛、大恒肉鸡等4个畜禽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成为增收新动力。

 

培育品牌增强竞争力。近年来,峨边先后出台了有关发展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品牌奖励政策,“峨边花牛”、“峨边马铃薯”、“峨边藤椒”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竹海牌”获四川著名商标,鹰峰香雪、雪山玉芝等4个商标获市级知名商标;辣椒、藤椒等4个基地和产品获省绿色食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野生小竹笋、蕨菜等4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发展,峨边五旺公司从最初的生产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自动化生产线的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该县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发展专合组织达到109家,带动全县2.4万余户农户增收。

 

投入资金1080万元,完成9800亩土地整理、450亩坡改梯,建设机耕道12余公里、饮水管道24余米、堰渠15千米、蓄水池山坪塘1.8万立方米,新建改建经济林1920亩。解决农村用水、用电、行路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

 

狠抓劳务富农,大力实施小凉山千名致富带头人和万名“双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举办“春风送岗”大型现场招聘会,完成焊工、彝家刺绣等6个专业技能培训39期1957人次,开展创业培训4期134人次。全年转移输出劳动力3.6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3.38亿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