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积雪少八成 或临春旱

12.03.2014  09:05

  灌区今年

  用水任务

  确保供水区域灌溉面积1040万亩,水稻栽插面积64万亩;

  实现向丘陵灌区输水8.06亿立方米,完成灌区年末蓄水10.89亿立方米;定时段定量向通济堰补水0.271亿立方米;

  完成向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11.67亿立方米,成都市锦江生态环境供水6.71亿立方米。

  规划

  西水东调

  是指将大渡河的水引入青衣江,再供给成都等地区使用;

  南水北补

  是指把通口河的水引入唐家山堰塞湖水库,供给绵阳和德阳等地区

  水价改革

  四川将推进都江堰灌区改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利用水价杠杆促进灌区节水

  已完成11年来再次大修的都江堰,今年的灌区用水管理工作已部署完成。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都江堰灌区2014年用水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因岷江上游积雪较常年偏少八成以上,加之上游来水区和灌区3~4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春播期间灌区大部预计有一般性春旱发生。不过,今年都江堰灌区抗旱能力也有所增强。

  上游积雪 较常年偏少八成

  成都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从今年气象分析,育秧阶段的3~4月,岷江上游来水区和灌溉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从资料分析,岷江上游积雪不容乐观,较常年偏少八成以上,这也使得育秧阶段岷江上游来水形势不容乐观。今年春播期间,都江堰灌区大部预计有一般性春旱发生。上游来水减少、降水量偏少和灌区春旱,将使今年都江堰灌区春季用水工作问题和困难交织,形势极为复杂。

  对此,都江堰管理局供水处负责人称,今年储水较往年大为提高,抗旱能力也更强。根据都江堰灌区的出水情况,截至2013年底丘陵灌区年末蓄水量达12.94亿立方米,为历史最高水平。

  气象分析显示,盛夏期间,灌区可能有一般性洪涝发生,部分地区略偏重,暴雨引发突发山洪及相关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据都江堰管理局供水处负责人介绍,与2013年相比,今年都江堰灌区用水任务向成都生活供水目标增加了1.58亿立方米,主要是由于今年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一期50万吨/天的产能投产,用水需求增加所致。

  西水东调、南水北补 保下游用水

  从水资源量上看,都江堰灌区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有1166立方米和1645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属缺水性灌区。省水利厅负责人表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目前四川正全力推进成都经济区暨天府新区水资源配置规划,提出建设引大济岷工程、修建调蓄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缓解水源紧张,其基本思路包括西水东调和南水北补。

  所谓西水东调,是指将大渡河的水引入青衣江,再供给成都等地区使用。南水北补,则是指把通口河的水引入唐家山堰塞湖水库,供给绵阳和德阳等地区,年引水量大约20亿立方米,而原来从都江堰供往这些地区的水就可转而供给成都或者天府新区等地区。

  水价将改革 改变水价偏低现状

  目前,都江堰灌区仍然是按亩,即按灌溉面积计收水费,这导致灌区大水漫灌现象仍然存在,农业灌溉浪费水资源较为普遍。对此,四川将推进都江堰灌区计量用水和计量收费工作,改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实现“两部制”水价。同时,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完善水价运行机制,逐步改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偏低的现状,以计量收费和利用水价杠杆促进灌区节水。

  都江堰管理局供水处负责人称,目前都江堰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只有成本的大约40%,生活用水价格大约只有成本的50%。目前,什邡、广汉等多个县市已经启动开展计量用水和计量收费的试点。

      原标题: 岷江上游积雪少八成 或临春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