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堂:85岁老党员不服输 要做群众中的一粒种子

06.06.2014  23:36

        85岁高龄老党员王定国

        中新四川网6月6日电 (高寒)前段时间,一张张贴在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玉龙小区大门口的感谢信成了小区居民热议的话题,信里感谢的是该小区业委会和党小组。其实,大伙都明白这样的来之不易的“荣誉”要靠一个人,那就是已有85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定国。

        6月6日,记者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来到玉龙小区,见到了这位干群口中津津乐道的耄耋老人。眼前的王大爷看起来瘦小却精干,神采奕奕,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龄,记者很难想象他已有85岁高龄,估摸最多60来岁。

        “我平时起的早,喜欢锻炼。”王大爷快人快语,言语利落,有着老干部的气度。

        据了解,王大爷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上世纪50年代就盼着加入共产党,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直到70年代中期才入党,到今年党龄快40年了。

        “我是90年代初搬进这个小区的,”他说,“那时候住在这里的都一些离退休干部,环境也不错。

        从他的对话中了解到,这个小区第一批居民主要是解决一部分老红军、老八路及干部住房问题,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种良好的待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新小区变成了老旧小区,有些单元的住户换了几拨,居住的人员也变得复杂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小区的“脏乱差”等问题逐渐凸显。

        “在一次季度院落评比中,玉龙小区排名倒数第一。”随行的一位社区干部说。

        “那是2012年,有一次我在小区大门口看到一张评比海报,”王大爷说,“看到自己天天居住的地方居然排名全镇倒数第一......

        在交流中,记者注意到他的目光上扬,表情严肃。

        “我很愧疚也很痛心。”他认真的说,“干了一辈子工作,获得了不少优秀党员称号,想不到自己住的地方就没有搞好,我不服输。

        至此,王定国心有不甘,暗下决心要把小区管理好。赵镇是金堂县政府所在地,他明白镇政府事务繁忙,小区的管理还得靠小区居民,于是便以一名退休干部的身份向县上递交了一封关于小区管理问题的信。很快,他的信有了回应。

        据了解,在县、镇两级指导帮助下,2012年6月20日,玉龙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实现了居民自治。由于玉龙小区党员数量较多,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带动作用,小区党员集体商议,成立小区院落党小组,既负责协助业委会工作,又丰富院落内党员的集体生活。经住院落内党员集体商议,初步提议党小组成员就在离退休党员中产生,让他们更好治理小区,发挥老党员的“”和“”。当时83岁的王定国被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致推举为党小组组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想到入党时的宣言,一想到小区治理的需要,一想到小区的排名,王定国没有拒绝,毅然决定扛起玉龙小区党小组组长的大旗,主动协助业委会治理小区。

        耄耋之年的王定国成了当地最年长的党小组组长,也成了这个小区的“大家长”。

        “这个小区只有100来户,很多都是老邻居,说开了,”他把手一摊,爽朗的一笑,“把大门一关就是一家人了。

        据了解,在王定国的带领下,玉龙小区从倒数第一名完成了“蝶变”,近两年季度评比中一直位列前一、二名。

        “以前人们各顾各的,‘各自打扫门前雪’,现在有困难大家照顾帮扶。”王定国说,“那封感谢信就是源于左邻右舍对一个困难的空巢老人的帮扶。

        “赵镇老旧院落30个,通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老旧院落的脏乱差等问题,同时可以对200户空巢老人起到帮扶作用。”赵镇党委书记易志坚说,“在这方面来说,玉龙小区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据了解,玉龙小区现有党员31名,小区成立党小组之初,首批成员7人,其中年龄最高的85岁,年龄最低的65岁,80岁以上的老党员4名。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们并没有退党,我们在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就许下了庄严的承诺: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就是这样,像一粒种子,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责无旁贷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王定国在一次小组会上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