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76岁登峨眉山的启示

22.08.2014  09:50

        1980年7月,76岁的邓小平登峨眉山。

        ——邓小平76岁登峨眉山的启示 □本报记者 梁现瑞

        8月的峨眉山,云环耸翠,秀丽清新,正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作为峨眉山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万年寺掩映在幽深的密林丛中,只有一条石板小路将它与蜿蜒的旅游公路相连。

        34年前的7月5日,小平同志就是顺着这条小路,徒步登上了万年寺。

        今年82岁的四川日报原摄影记者李煊还清晰地记得,前一天晚上,这里还下过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小平身穿白色短袖汗衫,裤管卷到膝盖,脚穿一双蓝布便鞋,不要任何人搀扶,一路谈笑风生。

        在距离万年寺不过50多米处的一处开阔地带,大家都劝小平坐下来休息一下。邓小平语气坚定:“要登山不止嘛。

        说着,小平在原地踱了两步,抬头眺望万年寺,背后是雄伟的大山。而就在这一刹那,李煊按下了相机的快门,这张照片就此定格。

        下山时,谈到如何开发和管理好峨眉山,邓小平再次语重心长地说:“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邓小平爱登山,一如他勇攀不止的人生缩影。

        作为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同样是登山不止。

        2007年,在改革开放近30年之际,四川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随后,仅仅又过了4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就跨上了两万亿元台阶,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八位。到2013年底,全省GDP破千亿的市州已经达到12个。

        立足新的起点,四川确立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推进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小平曾说:“四川是改革之乡,要充分发挥‘天府之国’的优势,在各项工作中争取更上一层楼。

        面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面对更上层楼、再攀高峰的历史使命,四川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