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7岁无业男子高空抛灭火器 砸坏10辆汽车

22.11.2014  12:29

        新闻回放

        瓷碗、玻璃杯、花盆、灭火器……高空抛下的东西越来越危险,这让大源小区的居民惶惶不安。近日,接报警后,高新公安分局三瓦窑派出所民警高度重视,从多个渠道开展摸底排查,嫌疑人一直没有现身。

        嫌疑人张某

        27岁,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一直没有工作,常常向母亲要钱花。他已经结婚,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大多数时候宅在家里睡觉。

        他干了些啥

        警方透露,除了瓷碗花盆等,张某光大大小小的灭火器都抛了4个,共砸坏了楼下的10辆汽车

        为何这么做

        自称抛东西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想发泄,“他今年27岁,至今没有工作,家庭关系也不太和睦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警方于20日锁定目标,找出了这位隐藏在高空中的神秘“抛手”。

        这个人竟是身高约1米8、文质彬彬的5楼男子张某。据悉,他没有正式工作,自称频频高空抛物的原因是自感“压力太大”。警方透露,除了瓷碗花盆等,张某光大大小小的灭火器都抛了4个,共砸坏了楼下的10辆汽车。昨日,共有6辆车的车主到派出所做了笔录。

        目前,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嫌疑人张某已被刑拘。

        探头拍到嫌疑人,目测有1米8高

        大源小区高空抛物事件频发,尤其是从本月17日以来,三瓦窑派出所已连续接到了3起报警。

        警方对被抛掷的灭火器做了指纹鉴定,并协调双吉社区专门针对此事,在五栋四、五两单元附近,新增了一个能往上拍到楼层的监控探头。同时,发动巡逻队员昼夜坚守,希望能够捕捉到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前日早上7点,监控拍到了一名男子,他在五栋五单元四楼和五楼楼道间的窗户前,探出了头。三瓦窑派出所民警王德说,监控无法看清男子的相貌,只能粗略判断男子身材较瘦。同时,民警根据楼道窗户的高度判断,能够从窗户前探出头,那么该男子身高大约在1米8左右。

        当日下午,王德找到了五栋五单元的楼长王开富,将监控截图给他看:“你们楼层有没有又瘦又高的男子?”在王开富的印象中,还真有两个,“一个在五楼,一个在八楼。

        不过,仅凭监控图像,依旧无法准确判断出抛物者的身份,只能挨家挨户地提醒居民注意。20日晚上7点,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安全提示的传单,上了五栋五单元最顶(18)层,挨家挨户敲门发放传单,“其实也是借此机会,去查看一下各家的情况,只要发现和监控中相貌有些相似的人,就会格外重视。

        挨家挨户查找,男子承认是他干的

        “到了五楼,敲开了50X号房门后,我们就进去了。”王开富说,这家业主正是他根据监控截图猜测的男子。进门后在告知安全提示时,该住户家中的确有一名身材瘦高的年轻男子,“王警官把他叫到里面的房间,大约10分钟后就出来了,果然是这位男子干的,姓张,我们都认识。

        巡逻队队长冷建称,敲开张某家门时,他看起来很镇定,“是太过于镇定了,让人觉得奇怪。”他跟其他住户的反应不一样,见社区工作人员及民警上门,没有问一句,“你们来有什么事吗?”这让冷建觉得有些可疑。

        王德事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把张某叫到里屋后,便问他是不是往楼下扔过东西,“最初他不承认,但表情很不自然。”在交谈中,王德告诉张某,警方已经对灭火器上的指纹做了鉴定,并且监控视频已拍到有人于20日早上8点,在四五楼间的窗户前探出头。这一说,张某无言以对,当即承认了他就是那个神秘“抛手”。

        冷建心里的疑问得以核实,他称,前两日巡逻队员深夜蹲守,曾有一日凌晨3点多,看到事发单元5楼的厨房位置灯亮了一下,很快又暗了下去。大约2分钟后,楼道里的感应灯又亮了一下。不过,那天晚上一夜无事。他称,民警在了解到情况后,根据多方面线索汇总,将重点区域放在了5-8楼上。

        据民警王德透露,在与张某的交谈中,对方称抛东西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用这种方式发泄,“他今年27岁,至今没有工作,家庭关系也不太和睦,从上个月开始,时不时地往楼下抛掷硬物。

        邻居眼中的他

        宅在家里“啃老” 有一个3岁的女儿

        昨晚8时许,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张某家门外,却无人应门。一位邻居称,张某小时候父母就已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张某一直没有工作,家庭关系也不太和睦,常常向母亲要钱花。他已经结婚,且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大多数时候,即使是白天,他也在家里睡觉。

        业主高女士称:“怎么也没想到。”她称,她经常在小区里碰到这位年轻人,有时候背个背包,有时候骑一辆轮子很小的自行车。碰到的时候,张某都是阿姨前阿姨后地叫她,“肯招呼人。

        和张某同住一个单元的王开富说,每次和张某碰面,都会习惯性地招呼一声,张某每次“”一声就直接走了,“聊起去哪里,吃饭没有,他都不说,话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