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解困实打实——记巴州区鼎山镇秋桂村“第一书记”李紫文

14.06.2016  03:16

 

        巴州区鼎山镇秋桂村是我市精准识别的建卡贫困村。以前,全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村民饱了肚子、鼓不起袋子,热切渴望脱贫致富。2015年5月,市委群工部综合科长李紫文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村民需办的急事、难事都有了解决渠道,秋桂村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摸底 开启帮扶“交心锁

  初到秋桂村,出入村子基本靠步行,满眼是破旧的土坯房、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田田块块的传统种植。面对无项目、无技术、无资金的靠天吃饭现状,扶贫工作如何着手?

  通过摸底调查,李紫文了解到全村有贫困户118户,贫困人口366人,依然是传统耕种、老式养殖,无支柱产业、无骨干项目、无经济来源,村民是饱了肚子,却鼓不起袋子。

  李紫文用大量的时间,对全村300多户村民挨家挨户走访,同他们反复讲党的扶贫政策,解决村民”致富难”的思想问题。

  走访中,李紫文的耐心、细致和真诚,打开了村民的“心锁”。心贴近了,想法也就统一起来了,通过先后33次“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帮助118户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致富规划,协助30多户特困户与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产销合同。

  解难 架好干群“连心桥

  一架木床、一把木凳、一张木桌,桌上摆满了帮扶文件和资料,还放着一件方便面和两件矿泉水,这就是李紫文驻村寝室的全部。

  “村民需办什么事尽管动嘴,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跑腿。”李紫文刚驻村时就表明是来为大家服务的。为彻底解决二组村民冯正光家的危房问题,他连跑了10多天,成功协调规划新建砖房。四组村民谯佳民开养鸡场面临技术难题,他主动上门帮助解难,三次到市、区畜牧部门请专家帮忙,不仅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还引进良种土鸡80余只。

  “我每天就抓两件事,一件是为村民解难事,另一件是帮贫困户办实事。”李紫文不仅这么说,更是这么做。自从驻村后,他先后上门帮助41户贫困户分别新上一个养殖项目,并积极牵线搭桥,为村里争取到9个项目,目前到位资金72万元。

  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和李紫文的心贴得更近了。“李书记没架子,办事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我们老百姓都很信任他。”该村年过八旬的景大爷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圆梦 铺筑富裕“同心路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致富最关键;这也好,那也好,共同富裕才算好。李紫文深知,要彻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必须走出一条村民共同富裕之路。

  一组组枯燥的数据,表达了李紫文半年多以来,实打实扶贫帮困的为民情怀:

  道路建设拓宽升级,合计19.5公里,实现了道路社社通、户户通;

  新建水库一座,整治6口病塘,全村家家户户人畜饮水不犯愁,田田块块旱涝保收;

  利用山地优势发展竹业、药材等支柱产业,目前已栽种800余亩,同时,全村88户贫困户家家种有雷竹、药材,仅此一项每户平均年收入可突破万元;

  利用房前屋后土地种植千余亩莲藕、柑橘等经济作物,因“”制宜发展起庭园经济,15户贫困户今年可望脱贫;

  ……

  如今的秋桂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建设方兴未艾,在李紫文的驻村帮扶下,大家脱贫致富信心十足。

  采访快结束时,李紫文告诉记者:因村里电力不足,农网扩容改造迫在眉睫,村民掌握的农业技术还需培训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得拓宽等等,很多工作还要细化、要优化、要深化,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