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诺奖发布会:我最关心青蒿素耐药性问题
新华国际
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及晚宴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位因在中国本土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已于4日抵达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周”系列活动。
在6日举行的一场诺奖获得者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对各国媒体说,她最关心的是疟疾可能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这个问题,呼吁有关各方应更加关注并一道努力抗击疟疾。
屠呦呦当天同另外两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下图中)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下图左)共同出席了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佩戴亮黄色丝巾,活动主办方还特意为这位80多岁的中国诺奖得主提前准备了一壶贴心的热茶。
谈起自己多年来专注的研究课题,屠呦呦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青蒿素是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并救治病人的。她强调说,自己很担心疟疾在下一个十年有可能泛滥成灾,特别是在非洲地区。“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框架下,所有关注疟疾的 各方应共同努力。未来十年要再研制出新药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我们要尽可能地延迟疟疾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
屠呦呦对于青蒿素耐药性问题十分关注。一位西方媒体记者问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会给她的 科研工作带来什么改变?屠呦呦直率地回答说:“当初接受任务的时候,疟疾的危害相当严重。那个时候,我没有过多考虑其他的问题,只是一心想把任务完成。现 在,我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青蒿素)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我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得奖之后会怎么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不太感兴趣。”
这是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拍摄的屠呦呦签名的《青蒿抗疟研究》。这本书汇集了屠呦呦团队早起抗疟研究的成果,记载了青蒿素发现的历程。
20世纪60年代,全球每年约有2亿至5亿人被疟疾感染,数百万人丧生,主要是孕妇和5岁以下儿童。全球面临疟疾灵药失效的严峻危机,奎宁、氯喹等抗疟药已经引发了疟原虫的耐药性。
1969年1月21日,39岁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学者屠呦呦接到一项任务:作为课题组组长参加以寻找抗疟新药为主要任务的“523”项目,为项目加强力量。
“523”项目,从此改变了屠呦呦的人生轨迹,也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抗击疟疾事业的历史。
在经历数百次失败后,1971年10月4日,课题组从编号为191的青蒿素乙醚中性提取物中得出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对鼠疟、猴疟模型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但屠呦呦认为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她在记者会上表示:“这个工作还没有完成,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目前,依然还有很多研究工作值得我们深入进行。”
屠呦呦回忆说:“最初做这项研究时确实很难,后来我们系统查阅古代文献,才选择青蒿这个 有两千年历史的药物进行攻关。”她说:“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我为这个药(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我希望关心疟疾的各位 能够共同努力,延缓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传统中医药潜力和未来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时,她说:“传统中医药是 伟大的宝库,古人用青蒿素治疗疾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把现代科学和中医药相结合,在新药研发领域会有更大潜力,要进行更多深入和细致的工作,才能为人类 作出更大贡献。”她指出,“继承发扬、努力提高”,会为人类健康造福带来更大好处。屠呦呦多次强调,从古籍中汲取灵感获取的青蒿素最终被应用到救治病人, 这已过去了40多年,发现的工作很不容易,但依然还有很多研究工作值得更加深入。
10月5日,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这是 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给予屠呦呦及青蒿素大段篇幅: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 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当青蒿素被用于综合疗法时,它能够降低疟疾的总死亡率20%,降低儿童疟疾死亡率30%。仅在非洲,这就意味着每年超过10万 人因此得救。。。。。。
屠呦呦表示,希望诺奖对中国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不光是在医药研究领域,更希望在各个科学领域都能结合中国传统的瑰宝产生更多的发现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更好地服务。(记者付一鸣、和苗,编辑张忠霞,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