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第23届青年教师联谊会

04.07.2016  22:22

  7月1日下午,学校在清水河校区举行第23届青年教师联谊会,来自各学院的30多位青年教师以“做真科研,建双一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反馈了学校对联谊会2015年提案的回复和具体工作进展,并整理提交了联谊会2016年对学校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保障支撑等方面的提案和建议。

  校党委书记王志强、校长李言荣,校领导熊彩东、王亚非、杨晓波、曾勇,学校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联谊会座谈,听取青年教师成长的感悟,了解青年教师发展的需求,并就青年教师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联谊会上,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教授介绍了自己来校工作成长的经历,并分享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得。他建议青年教师在“选择长期的研究方向”方面,既要“向外看”以判断趋势、衡量价值、评估风险,又要“向内看”以遵从自己的兴趣、审视自己的能力和可整合的资源;在“完成出色的研究成果”方面,要坚持“动与静”结合开展研究工作,也要坚持“力与美”结合发表研究结果。周涛认为,要做“真科研”或选择长期的研究方向,需要努力克服四种倾向,其一是“跟踪项目指南”,其二是“过度调研文献”,其三是“死守过往成功”,其四是“追逐短期指标”。总而言之,要“追求本质的创新,不做权威的奴隶”。他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建议青年教师要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和团队内部建设;要形成实验室的愿景和使命、沉淀相关研究方向的历史和文化;要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方式;要营造自由和平等的氛围,鼓励探索和协作的精神;要争取“一线劳作在前,成果享受在后”。

  随后,物电学院马凯学教授和电工学院屈世伟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经历,并分享了做科研的心得体会。在反思自己的研究状况时,马凯学认为,自己在无线电物理方面做出了一些代表性成果,但对基础研究的聚焦依然不够,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更加侧重“进口限制急需”。屈世伟介绍了自己近年来所做的重要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总结了在项目申报方面的经验教训,并鼓励青年教师要潜心科研、坚持不懈,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有回报”。

  在自由讨论环节,青年教师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体会和对学校发展的思考。电工学院康凯教授、微固学院罗小蓉教授、计算机学院周俊临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高山副教授、通信学院王文钦教授、医学院郑敏教授、机电学院姜海副教授等青年教师先后发言,分享了自己对学科建设、团队发展、研究生培养、项目申请、职称评定等问题的看法和建议。青年教师联谊会还将大家共同反映的问题或建议整理提交学校。大家建议,为了更好地建设“双一流”,学校可组建学科群,按照二级学科下属的研究方向,跨学院选拔和组建具有灵活进入和退出机制的青年学者学科群组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谋划国家层面的项目申报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制度,实施评价国际化、职务聘任制、待遇协议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管理制度,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才引进、考评与退出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制度,对于引进的人才,实行灵活的、多模式用人机制,采取国际通用评价标准,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流转实施“预聘—长聘—专聘”制度(即Tenure-track制度)进行管理;职称评定引进第三方评价,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人才,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

  在听取青年教师代表的发言后,王志强表示,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广大青年教师继续保持与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共同促进电子科技大学的良好发展。今年大家的提案更多地集中在学术和学科等方面,一方面说明学校的保障支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切实为大家解除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学校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更加关切并且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学校将继续做好保障工作,为大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也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戒急用韧,潜心向学”,既要潜心于学术 ,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做出水平,同时要用心于“学生”,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李言荣感谢青年教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说,经过三十多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快速发展,整个中国无论在学术氛围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都已经过了“追赶”国际水平的阶段,开始从与国际水平“并行”向“超越”的阶段转变,甚至在许多领域成为了“领跑者”;电子科技大学也是这样,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现在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快速成长,无论是做科研、做教学还是做产业,青年是学校的未来,大家都担负着让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从“1.0版”升级为“2.0版”乃至“3.0版”的重任和使命。对于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要赢得未来就得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地干上10-15年,尤其是前五年非常重要、方向一定要对。因此,我们的青年教师要有比较长远的目标和追求,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引,尤其是要首先坚持第一个“面向”,聚焦基础与前沿领域的学术问题,潜心做好“真科研”。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要认为人才培养会耽误做科研的时间,其实当前针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对我们的青年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需要青年教师学术功底扎实,还要求大家注重后天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弥补,提升自身的通识教育水平,教师懂得越多,为学生铺的台阶就越多,学生走的路才会更长、更远,所以,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对青年教师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李言荣建议青年教师要掌握三种能力:一是速静,要能够迅速静下来,沉下心来思考;二是顿悟,尤其是在努力做出重大发现的时候,要敢于突破固有的逻辑思维,迸发并善于抓住瞬间的火花,让自己的创新潜力真正得到尽情释放;三是利用好零碎时间,通过不断的坚持和积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李言荣指出,青年教师要有激情、有闯劲、努力走在时代前列,学校也将尽力为每一个有追求、有标准、有干劲的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提供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联谊会现场,青年教师联谊会副会长、微固学院罗小蓉教授还介绍了学校对青年教师2015年提案的回复和落实情况。据了解,青年教师反映的“子女入托难”等生活工作配套问题和“购买英国皇家化学会和Wiley数据库”“使用专项经费,建立专业团队,大力推动在线MOOC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国内影响力”等学科和发展问题均已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