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工商联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工商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05.12.2013  12: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些决策部署,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释放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民营企业家增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特别是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对工商联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各地行业商会、协会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工商联干部,我们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履行好“三大职能”,发挥好“三个作用”,不断推动全县工商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积极履行统战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作用。 按照“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工商联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平台作用,努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起来,教育引导他们坚定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去,指导工商联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议案、提案形式,反映出来,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统战职能。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干部职工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全会精神,逐条逐款地研究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要求,学懂吃透。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与“转作风、惠民生”活动和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县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工商联“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二、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在管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 工商联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服务是工商联的基本宗旨,是工商联生存和发展之本,是工商联的生命力所在。当前,为会员企业的服务重点是融通资金、提供信息、开拓市场、法律维权等。特别是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开发优质产品,拓宽营销市场,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企业做大做强,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一要发挥好“参谋”作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为县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二要发挥好“沟通”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双向沟通平台,让政府能够直接听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议和呼声,直接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和要求,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发挥好“服务”作用。把企业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工商联真正成为企业的“娘家”。

三、积极履行民间职能,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组织的凝聚作用。 工商联的民间性体现在商会、协会工作中。县、乡商会组织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阵地,健全的商会组织是工商联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保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联的舞台越来越大,服务对象越来越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商联必须要有新的举措加强商会工作,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一要加强工商联、商会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按照“转作风、惠民生”的要求,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执行力,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兼职副主席(副会长)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不断推动商会工作上台阶。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也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联工作的基本抓手和载体,它独立于政府之外,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是社会成员的联络和纽带,具有服务性、自律性、公益性特征。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凝心聚力抓发展。三要切实抓好会员发展工作,壮大工商联队伍。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了解工商联、认识工商联,把那些政治上坚定、经济上有实力、热心工商联事业的企业家吸纳到工商联组织中来,推动工商联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