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比对帮助四川579名被拐儿童回家 居全国第二

19.03.2015  13:05

本报讯 (记者 刘宏顺)3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李伟在母亲的陪伴下走出国内航班出口。尽管事先已经说好不哭,在看到被拐26年的外甥——李伟的身影那一刹那,舅舅兰明建(化名)已经泪成行。

伟娃从小就跟我亲,隔三差五就要来我家耍。”兰明建介绍,李伟被拐时才4岁,被拐当天在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玩耍,被一男一女抱走。母亲兰明秀与丈夫到处寻找,最后向东兴区白合镇派出所报案,但多年一直无音信。

双流机场,跟着兰明秀一起高兴的,还有这些年与自己一起寻亲的“队友”。52岁的中江人钟仁贵就是其中一位。2001年钟仁贵15岁的女儿钟金蓉走失,10多年来钟仁贵寻亲的足迹踏遍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因为文化水平低,去年才知道有个失踪儿童DNA数据库。”钟仁贵说,在群上知道队友的儿子找回来后,自己一定要来“沾沾喜气”。“有了盼头,才能坚持下去。找孩子真的很难。

李伟能与家人重新团聚,公安机关打拐DNA数据库功不可没。2000年全国打拐专项斗争工作启动时,内江市公安局采集了兰明秀夫妇的血样,并送到省打拐办。2009年兰明秀再次到内江市打拐办采集了血样,并入DNA库。今年3月,好消息从河北传来,在河北清新县,兰明秀的血样比对成功。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截至2015年2月,通过这个数据库找到亲人的被拐儿童已经有3508名,四川省比对成功并团聚的有579人,在全国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