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聚焦民生 就业指标上调至5000万以上

16.03.2016  11:37
核心提示:权威消息显示,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纲要草案》提出的意见,共拟修改57处,增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等民生内容。其中,最重要是《纲要草案》新增城镇就业指标调整为“5000万以上”,比最初草案的“5000万”指标有所变化。    权威消息显示,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纲要草案》提出的意见,共拟修改57处,增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等民生内容。其中,最重要是《纲要草案》新增城镇就业指标调整为“5000万以上”,比最初草案的“5000万”指标有所变化。

  记者了解到,进一步强化就业指标事出有因。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700万以上,加上新增农民工等,每年新增就业的人数较大。

  紧紧围绕着人民的生活改善来办实事,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透露出来的重要信息。

  而最新的《纲要草案》拟修改的部分,更是重点围绕民生来做文章。权威消息显示,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纲要草案》提出的意见,共拟修改57处,增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等民生内容。

  其中,最重要是《纲要草案》新增城镇就业指标调整为“5000万以上”,比最初草案的“5000万”指标有所变化。

  中国劳动保障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指出,“十三五”时期完成5000万以上城镇新增就业指标问题不大,因为“十二五”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在1000万以上。

  《纲要草案》修改聚焦民生

  最新消息显示,《纲要草案》拟修改57处,这些内容以民生居多。

  比如,在将“降低烟草危害”的内容,修改为“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面对现在儿科医生缺乏的难题,最新的《纲要草案》将“全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修改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

  另外,在“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后,增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后,增加“保障医疗安全”。

  对妇女儿童,最新的《纲要草案》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怀。比如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后,增加“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在“加强妇女扶贫减贫、劳动保护、卫生保健”后,增加“生育关怀”。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营指出,失独家庭问题理应给予解决。这是以家庭为核心、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事情。

  “能生,但年龄比较大,生育风险较大,这就要在技术等方面予以关注,要能生、敢生、保证健康。”他说。

  他也赞同强调强化儿科医生的培养。因为儿科医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以前有所忽略。

  获悉,《纲要草案》也新增加或者修改了一些其他内容。

  比如将“强化企业信用监管”,修改为“强化企业信用依法公示和监管”;在“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后,增加“推行电子发票”;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前,增加“推进公铁水及航空多式联运”;在“推动全民阅读”后,增加“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另外,删除“建立保险费补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此外,《纲要草案》新增加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的2015年基数“39.9%”,相应增加了5年累计数“5.1”。根据了解,这属于刚刚统计完成补充的信息。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杨洁近期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下一步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制定实施1亿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

  就业指标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草案》最重要之一,是就业指标变化。

  新修改后的内容显示,“十三五”期间5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万以上,和最初草案的“5000万”指标相比有所变化。

  记者了解到,进一步强化就业指标事出有因。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700万以上,加上新增农民工等,每年新增就业的人数较大。

  不过,尽管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劳动保障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仍然对就业目标完成充满信心。

  她指出,十三五时期每年有不少退休人员,这部分人退休后,可以有新的城镇就业人员来顶替岗位。加上新创业的企业多,也可以解决不少就业。

  据了解,目前经济中服务业占比加大,服务业可以带来比工业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需要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本次《纲要草案》修改的一些内容,与大学生等公民提高素质有关。

  比如,在“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前,增加“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在“推动全民阅读”后,增加“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将“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修改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对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术委秘书长姜大源指出,“鼓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内容,只是精神上的,“推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两个词差别很大。应用型高校要尽快培养实战的应用型人才。”

  国家提出制定青年发展规划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个性,另一个是要适合生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求和个性需求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当然要制定规划,没有规划不行。”姜大源说。

  2014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现在加快推动这些院校转型很有必要。因为地方政府、学校其实都不太愿意转,它们总感觉“转型”是“降格”。

  其实地方本科院校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很正常,过去很多高校追求学术性导向或者综合性导向,导致很多学校都变成高大全,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他表示,推动一些高校转为职业院校,要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首先要改变职业教育低一等的地位,跟普通高校教育平行发展。第二,改变政府在评价学校指标过程中过于倾向于学术型的问题,应该在各类学校里都要办出一流。第三,要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空间,办出学校的特色。”

  “而做好高校改革,也有利于推动毕业生适应市场需要,能更好地就业。不少普通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后,高校教师也需要尽快转型。”张丽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