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与朋友打赌炫耀胆量偷盗摩托车

17.04.2016  07:08
心理辅导老师(中)和五邑大学帮教小组的同学(右)对接受心理辅导的少年小黄及其母亲(左)进行“房树人心理测试”。 通讯员供图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心理辅导老师(中)和五邑大学帮教小组的同学(右)对接受心理辅导的少年小黄及其母亲(左)进行“房树人心理测试”。 通讯员供图

  江门市蓬江区法院创新少年审判模式,对未成年人被告进行庭审前心理辅导

  新快报讯 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阮锦平报道 “浓密的头发和整齐的衣着,代表有个性、注重个人的形象;张开的双手有张力,表示渴望与人交往,但别人因你的尖 锐而不敢也不愿意接近你;凌乱的树叶,代表成长过程的迷惘,随便尝试……”在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蓬江区法院)未成年人罪犯心理辅导室里,心理 辅导老师对着失足少年小黄的画作,一项一项认真分析。小黄和他的母亲边听边点头,回顾小黄的成长经历,小黄的母亲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思。

  这是蓬江区法院“圆桌审判+心理干预”少年审判模式的一个案例,心理辅导老师在该院首次对未成年人被告进行了“房树人心理测试”。近日,新快报记者在实地 采访中发现,该模式通过圆桌审判庭营造平和宽松的庭审氛围,减轻少年犯庭审时的精神压力。同时,通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介入,从少年犯敏感的内心感受入 手,真诚开导,触及灵魂,使少年犯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彻底悔过自新。2012年,“圆桌审判+心理干预”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 省法院重大创新改革项目”。4年来,蓬江区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54件,涉及389人,未成年犯罪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审理未成 年人刑事案件42件65人,再犯罪率为零。

  案情:少年为炫耀胆量偷盗摩托车

  暖色调的墙壁、柔和的灯光、温馨的话语、充满希望的挂画、富有生机的植物、蓝天白云的墙饰,新快报记者在蓬江区法院未成年人罪犯心理辅导室看到,一场“房树人”心理测试及家庭谈心会形式的心理辅导正在进行着。坐在心理辅导室一角染着一头银发的被告小黄和心理辅导师正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蓬江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向新快报记者介绍称,2015年11月24日,小黄和另一名未成年人小梁与几个年纪相仿的“兄弟”打赌,表示自己有胆量去偷一个醉汉的摩托车。他们真的这么做了,一起在白沙何氏宗祠篮球场附近,偷走了被害人停放在此处的一辆价值4000多元的摩托车。事后,小黄被公诉机关以盗窃罪 提起公诉,小梁则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没有被起诉。

  “孩子的内心是柔软的,无法表达的、积蓄在心底的情感和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用绘画表达出内心的渴求、希望和快乐后,孩子的内心就 会轻松很多。”心理辅导老师吴惠韶在向少年法庭的法官了解了小黄的情况后,与一起对小黄进行帮教的五邑大学心理辅导小组说出了她采取“房树人心理测试”的 初衷。

  绘画:随意落笔透露少年内心世界

  “绘画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透过绘画了解心理辅导对象,通过点线面的投射了解其内心症结。”在进行心理辅导前,吴惠韶如此与心理辅导组的学生交流。

  当小黄走进心理辅导室后,吴惠韶给了他一张白纸、一支笔,要求他在纸上画出房子、树和人。“你不用担心会不会画,画得像不像,只需要表达出意思就行。”听到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后,小黄放松下来,开始画。

  很快,小黄的“房树人”作品完成了。只见画面中,从左到右均衡地排列着有着浓密头发和大手板的人、有粗壮树干和涂鸦式树叶的大树、两个田字窗和一扇小门的 单层三角屋。心理辅导老师坐到了小黄身边,针对画中的房树人的内容和绘画形式,以及画面的一些特征、点线面、构图对小黄的内心进行解读。小黄和他的母亲边 听边点头,小黄的成长经历似乎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沟通: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小黄的母亲回忆,为了工作,她曾把小黄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顾,“以为只要老人家解决了他的起居和温饱就行了,一直以来都缺乏沟通”。

  “小黄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力量,但略显尖锐,在成长方面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方向,在乎别人的看法,认知浅薄,内心有压力,缺乏择友的分辨力。建议家长加强对小黄的监管,尽量让他继续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心理辅导老师适时对小黄和他母亲进行引导。

  而在这场“润物细无声”的庭审前心理辅导过程中,小黄表示,要从思想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彻底悔过自新。

  ■对话 “他说现在知道错了

  新快报:您对小黄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吴惠韶:初次见面,小黄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染着一头银发,穿着牛仔衫、紧身裤、箭头鞋,看起来像是不良青少年。刚坐下,他的电话就响了,他很抱歉地说要走开接听电话,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还是很有礼貌的。

  新快报:对自己的发型,小黄有怎样的认识?

  吴惠韶:小黄说他喜欢这个颜色,我问他是否觉得自己的发型特别,他说不觉得,因为在发廊里做头发的人都这样,由此可以看出小黄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新快报:为什么想到用这个方法(房树人心理测试)对小黄进行心理干预?

  吴惠韶:从小黄的言行,我们可以发现对审判结果很担忧,如今他认识到行为的过错,有悔罪心理。因此,我们针对小黄的个案首次运用“房树人心理测试”,了解小黄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作案心理动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

  新快报:效果怎样?

  吴惠韶:他说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现在知道错了。

  ■知多D 什么是“房树人测试”?

  亦称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John Buck于1948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于1970年 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