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迷恋旗袍 生意做到英法美意

14.11.2016  12:33

90后小鲜肉裁缝罗阳

罗阳将现代审美元素融入传统旗袍中。

每件旗袍的细节都很精致。

每件旗袍的细节都很精致。

旗袍样衣

11月11日10点50分,日上三竿,罗阳出现在他的旗袍工作室。

这个生于1992年、专职做旗袍的年轻人,上身穿着衬衫套印花毛衣,下身是皮鞋加西裤,工作室里还挂着三套西装。

100多平米的工作室,透着旧时光的气息。木制雕花的床、柜子、桌子,老式缝纫机、香炉,檀香烟气中,几十件旗袍样衣隐隐约约。这些,都是罗阳的“杰作”。

“做之前我没想过自己会做,做了之后没想到会做成现在这样。”2013年,还是大二学生的罗阳成立工作室做旗袍,曾经连续9个月没有订单。3年过后,这家工作室的旗袍已经飞到了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他将现代审美元素融入传统旗袍中,追求极致的美,颇有些现代社会推崇的传统手艺人精神。

“我恰好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行业,而对美的追求本来就是这行要求的,跟一个外科医生被要求做好一台手术是一样的。”罗阳眼睛微微眯起,侧面看,有些像日本男星小栗旬。

初遇

结缘旗袍

违背父命学习服装设计

出生在四川内江的罗阳,初中开始就是让父母和老师们头疼的孩子。成绩不好,还抽烟喝酒,怎么看也不像是要上名牌大学的。上高二后,马上要迎接人生分水岭的高考,罗阳这才意识到自己该考虑将来的问题了。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常常到亲戚家的旗袍店去玩,觉得有意思,就跟着学。”罗阳的干妈开了一家旗袍店,有20多年历史,在内江本地小有名气。罗阳常常过去玩,看着看着,就觉得美得很。那时候,他开始学画画,走艺体生的道路希望考个好学校。

在旗袍店呆久了,忍不住就要动手自己做。量体、设计、裁衣、缝纫。兴趣来了,一切便变得很简单了。高考结束,罗阳直觉自己考得不错,填了四川大学的服装设计。

男孩子要做衣服,这让父亲不能接受。“他希望我学医或者读个文科专业,考公务员。”

但是罗阳性子执拗,坚持要学服装设计。分数出来后,他与川大擦肩而过,却以前三名的成绩调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父亲压根儿没想到罗阳还能考上川师。

“父亲都打算送我去当兵了,现在居然能上大学,高兴还来不及,哪还会管我读什么专业。”罗阳笑着说。

创业

打工攒钱

闭关9个月苦读旗袍书籍

进入大学以后,同寝室的同学开起了摄影工作室,罗阳很快就想到了旗袍。

“我喜欢,也会做,学的又是服装设计,干嘛不试试呢。”大二下学期,罗阳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开始了自己的“裁缝生涯”。

从旧市场淘来脚踩式缝纫机,买了布料,做了十几套旗袍,在微博和朋友圈发了些照片,就算是开业了。

开业总共花了罗阳3万元钱,其中,一万元是他跟爸爸借的,另外两万元是他大一大二时做兼职赚的。

创业并没有罗阳想象的那么顺利。从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整整9个多月时间,他没有接到一单生意。

好在是“探索期”,压力也不算太大。年轻人的自我修炼就像“闭关”,买了一堆旗袍剪裁、中国服饰演变之类的书籍学习,然后动手裁衣。

转折

拜师学艺

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工艺

2014年1月,有客人在微博上看到了罗阳的旗袍样式,很喜欢,连着订做了两件。

第一单生意来了,客人口口相传,于是又来了第二单、第三单。一年不到,他的月盈利已经能够稳定在3至5万元。

生意开始好转,罗阳又开始专研起手艺来。“现代流行的旗袍,工艺不是很精致。我想学学传统旗袍。”

亲戚给罗阳推荐了一位在春熙路附近开店的老师傅。老师傅不愿收徒弟,但允许罗阳在一旁看,能学到多少就多少。“当时学的包边、镶边和绣边,手工的活一定要很精致,所以只能一遍遍地练。”一个多月的时间,罗阳每天就拿着针在店铺里一遍遍地练习。

学了传统旗袍的手艺,但对如何做出好看的旗袍,罗阳有了自己的想法。

传统旗袍没有腰身,而现在的旗袍要收腰。很多人质疑罗阳的复古旗袍不“正统”。罗阳却认为,传统一直都在变化,保留一个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就可以了,而外在的形式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带给旗袍生命的活力。

“旗袍穿上优雅、端庄,有一些小性感又妩媚的感觉,但不一定非得跟以前一模一样。”罗阳说。

发展

业务拓展

每月都接到海外订单

如今,离开始创业,已有3年时间了。

从当初的无压力,变成了“压力山大”。“每天早上醒来,想的就是这个月会不会入不敷出。”罗阳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也是一个生意人了。

他的旗袍卖得其实不错。旺季,一个月的订单有60件左右。现在每个月都有接到海外的单。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

国外的市场打开了一扇窗,国内的门也开始慢慢变大。在北京,有20多个客人等着穿上罗阳制作的旗袍。

穿着一身精致西装的罗阳,外表看起来确实颇有几分商业精英的成功人士样子,不过说起话来,言谈之中几分率真几分逗趣,还是一个24岁小青年的模样。

对话当事人

罗阳:我就是一个裁缝!

华西都市报:很多报道都称你为手艺人、匠人,你怎么理解这个称呼?

罗阳:这不就是一个职业吗?每个职业都值得尊重,我就是一个裁缝,就是要做漂亮的衣服。

我只是恰好做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而已,并不是它有多高大上。当爱好成为一个职业的时候,束缚我们努力工作的并不是爱好,而是职业道德。把这个事情做好,还有对美的这种追求,就是这个职业的要求,这跟医生被要求做好一台手术是一样的。

华西都市报:对于旗袍,你希望把它做成什么样子?

罗阳:我希望能让旗袍进入日常生活,而不局限于一些正式场合。它就是一种比较好看的衣服,一种日常能穿的衣服。我最讨厌广告词里面讲什么“每一个女人的衣橱里都要有旗袍”,实在是太low了。说什么旗袍承载了文化和历史,豆浆油条也承载了文化呢。

文化说得太多了,就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就像做裁缝,谁当初是为了传承文化之类的来做学徒的,还不是迫于经济压力,为了能吃口饭。

华西都市报记者 谢燃岸 实习生 杨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