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现“钉螺”?别怕,是烟管螺
这就是住户收集起来的烟管螺。
“这该不会是钉螺吧?”8月27日,家住成都二环路南三段某小区一楼的兰先生发现,自家露天小院的地面和墙面上“长”出不少约1厘米长,形似钉子的“小颗粒”。“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寄生体,如果感染严重可以致人死亡!”兰先生担心不已。经过专家鉴定,这些“小颗粒”并不是钉螺,而是烟管螺,它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院内出现20多只“钉螺”
27日早上7点过,兰先生准备出门上班,经过小院时,他发现院里水管边有一堆“小颗粒”,仔细一看,是一些螺类“粘”在地上。“不会是钉螺吧!”兰先生早年下乡时见过钉螺,“跟这个长得差不多。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寄生体,可以致人死亡,那时候还经常打钉螺防止感染血吸虫病呢。”兰先生所说的血吸虫寄生在钉螺体内,人体通过水源等感染之后,血吸虫会寄生在人体的门脉系统的小血管里,其代谢物有毒,能破坏人体的组织,使人失去生理上的正常功能,感染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看到这些“钉螺”,兰先生怕他们爬到家里,也怕传染上血吸虫病,就用镊子小心地把这20多只“不速之客”一一夹进玻璃瓶中并用盖子盖好。随后,他拨打了华西都市报热线向记者求助,希望得到专家的鉴定。
“钉螺”集中在水管口
27日中午11时许,记者来到兰先生家。在小院中,有一段镶着瓷砖的水泥墙,旁边是一根排除楼顶雨水的管道,楼顶的雨水通过管道排进兰先生家的小院,之后被引流到排水渠,“钉螺”就是在管道口和墙面上发现的。
随后,兰先生的爱人荆女士向记者展示了捉到的“钉螺”。这些螺长约1厘米,形似钉子,布满螺纹的外壳呈褐色,与“钉螺”有几分相似。它们有的呆在瓶底,有的虽然行动迟缓,但也已经爬到瓶壁,想要“逃跑”。
“可能是雨水招来的‘钉螺’。”荆女士告诉记者,家住一楼本就潮湿,加上26日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和地面就格外湿润,“一早上起来就看到水管口和墙面这儿都是。”
“听说长江边和一些湖泊边有钉螺,城市里还没见过。”邻居张女士也害怕地说。
专家:它们是烟管螺
随后,记者联系咨询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专家。“这是烟管螺。”经过鉴定,专家表示兰先生家发现的螺并非钉螺,“没什么问题的。”
专家介绍,虽然烟管螺和钉螺都是尖圆锥形,但差别很大。烟管螺有1至1.5厘米长,螺壳光滑、饱满、壳口无盖,主要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生长,雨天会顺着墙体往上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钉螺更短些,长度一般不超过1厘米,壳口有盖,表面也没有烟管螺那么光滑,主要生长在长满杂草的江滩等地。
“目前主城区大部分地面已经硬化处理,很多沟渠改为水泥,改变了钉螺滋生的生存环境,所以已经很少能在城市见到钉螺了。”武侯区卫生防疫站传染病防治科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发现的烟管螺,她建议用开水烫后扫除即可,不需要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物。华西都市报记者周家夷 实习生易宵宇摄影刘陈平
名词解释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有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患病人数已降至250万,晚期病人已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