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大平台"提升为微企服务能力

19.03.2014  12:47
核心提示:以“小银行+大平台”抱团发展的创新架构建立起农村信用社全新的现代金融模式,   3月11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农村信用社流程银行建设工作视频会传出消息,至2014年2月末,全省除甘孜、阿坝两州外,109家农村信用社进入流程银行建设。标志着从今年开始,全省农村信用社以流程银行建设为载体的战略转型历经两年多探索和试点,按照《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入全面启动、整体推进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从根本制度上终结全省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的单打独斗,以“小银行+大平台”抱团发展的创新架构建立起农村信用社全新的现代金融模式,这种模式将对我省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发展,农村、农民、县域及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改革新模式:

  “小银行+大平台”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银行+大平台”的内涵是指,通过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分工,发挥整体功能和规模优势,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作为大平台专注打造中后台服务功能,将市县农村信用社(农合行、农商行)法人机构作为小银行专注打造前台营销功能及相应的风险控制功能和综合盈利功能,形成省县两级法人战略协同效应和新型联动机制,实现专业化、精细化、低成本、高效率,全面提升县域市场核心竞争力和面向“三农”、小微企业、社区的综合服务能力。进而壮大地方金融机构的实力,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魂”是战略转型,也就是将农村信用社由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为现代金融机构。其载体是流程银行建设。流程银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由促进农村信用社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在流程设置中不再围着部门转而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并对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运行机制进行再造重塑,搭建起现代银行的框架。“小银行+大平台”则是战略转型阶段性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在系统内进行功能划分,实现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的转型。“小银行+大平台”建成之日,就意味着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现代金融模式建成了。战略转型的最终目标则是完全建成现代金融机构。

   未雨绸缪创新思维:

  打造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金融巨舰


  2011年9月,经过省联社成立以来的不断创新,全省农村信用社取得超常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已坐上省内金融机构的头把交椅。为什么还要开展战略转型、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这一点,农村信用社的部分员工不理解,一些高管想不通,甚至一些部门也有疑问。然而,省联社班子成员尤其是“班长”想通了——

  从自身现状来看,各法人机构虽取得超常发展,但与国有控股大银行相比,规模尚小,实力较弱,资本不十分充足,市场定位不很精准,经营较为粗放,业务结构不尽合理,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专业化水平较低,运营成本比较高等。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还较为明显。其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专业化水平低,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雷同,没有从自身战略出发,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

  从外部形势来看,四川农信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是经济增速趋缓的挑战。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全年GDP增长率7.8%,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值。在宏观经济影响下,省联社成立以来保持的规模效益猛上台阶态势将趋缓,粗放式的高增长发展模式在未来将难以持续,必须通过战略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二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省联社成立以来,四川农信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规模效益倍增。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下沉业务,重新争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将由过去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的局面转入“短兵相接”的激烈竞争。应对这种竞争的到来,必须从单打独斗转型到抱团发展。

  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继贷款利率放开后,存款利率放开紧锣密鼓。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将大幅缩窄,这对中间业务占比偏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农村信用社将形成巨大冲击。

  四是金融脱媒化的挑战。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十年,正好也是金融脱媒加剧的十年。过去十年,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持续攀升,已由2002的8.1%上升至2012年的61%。“金融脱媒”严重挤压银行传统业务和市场空间,导致存、贷款市场与客户的双向分流。同时,在金融脱媒压力的传导下,大型银行纷纷下沉经营重心,争夺中小客户,农村信用社守住传统客户与市场难度加大。

  五是“三农”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客户结构将发生改变,其金融需求也将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不仅仅需要存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更需要现代结算、理财、电子银行、咨询等个性化、专业性、发展型的金融服务。倘若农村信用社不因时因势进行转型,必然出现客户流失、市场丧失的危险。

  省联社班子成员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应对诸多挑战,农村信用社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力不从心。如果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必然遭遇发展瓶颈。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为我省经济尤其是弱势产业、困难群体提供充足的资金供应和金融服务,就必须未雨绸缪,高位求进,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将四川农信社打造成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金融巨舰。

   上下同心全速前进:

  法人机构大多进入流程银行通道

  思路决定出路,共识化为行动。

  2011年9月,省联社选择21家具有代表性的法人机构启动流程银行建设试点。由于全系统对流程银行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很高,9家法人机构又自愿申请参加试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流程银行建设试点机构一下达到30家。各试点机构的实施方案先后分4批通过省联社评审,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2012年年底,省联社组织工作组对流程银行建设试点工作开展验收,其中上述30家中的23家试点机构通过验收。

  2013年3月,按照“小银行+大平台”的总体思路,在流程银行建设的基础上,省联社在通过验收的23家试点机构中选取广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宜宾翠屏农村商业银行、名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仁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5家法人机构试点“小银行”建设。同年7月,全省农村信用社流程银行建设暨战略转型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底,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之外的所有法人机构均进入流程银行建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