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县多措并举力促农牧民增收致富
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牧民增收。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酿酒葡萄、蔬菜、特色水果等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鲜明、收益显著、市场潜力大的高附加值农业产品,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二是强化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农牧民增收。进一步整合科技、农业等相关部门资源,强化各部门的协作和对种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牧民增收。积极向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服务。鼓励用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增加劳务收入。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牧民增收。借助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契机,扎实推进农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恢复灾损严重路段全面通达的基础上,力争全面完成今年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年任务,构建“建、管、养、安”的农村道路网络,为农村加快发展夯实基础。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逐步推进农牧业增长方式由单一、靠天的粗放经营,向多元、靠技术、求质量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加产出,优化结构,改善品质,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
五是扶持专合组织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扶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会发展,围绕酿酒葡萄、苹果、马铃薯、中药材、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多形式发展专合组织,发挥其在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六是建立完善各类机制,保障农牧民增收。继续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推行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农民抗御风险的能力。推动土地流转,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协调解决产业化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和困难,重点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工作,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