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深改小组走差异化路线 多由党委领导任组长

18.02.2014  04:46

  21世纪经济报道 肖明 北京报道

  地方的深改小组该怎么建?

  中央1月22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各地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纷纷跟进并亮相。

  与中央有些差异的是,中央成立了6个专项小组,地方则有些差异,有的是7个,有的是8个。

  比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分别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

  但是目前河北是设立7个小组,增加了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小组。

  上海、云南、黑龙江则是8个小组,中央设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在黑龙江和上海,分别拆分为2个小组,黑龙江还增加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小组,上海也增加了社会保障和分配领域改革小组。

  对此海南改革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匡贤明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其实一些边疆地区,如果出于开放的角度,也可以增加经济开发区开放的小组。

  他认为,中央和地方的小组未必要一一对应,因为各地的情况还不一样。但是经济领域各地可以好做主一些,其他方面中央改革的,地方主动权不大。

  比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地方改革需要中央做部署。“总之地方的深化小组与全国差异不会太大。”匡贤明说。

   地方深改分组存差异

  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举行,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名单;审议通过了《中央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展情况,研究了领导小组近期工作。

  对此,各地目前则积极跟进,但是有些差异。

  比如地方大部分是建6个分类小组。这包括吉林、辽宁、海南、山西、湖南、湖北等。大部分省市直接提出成立类似中央的6个分类小组。

  目前江苏还没成立小组,但是仍提出研究确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政策措施、总体方案,按此看,该省可能仍成立6个小组。

  但是也有地方有些差别,比如河北和上海等地与中央成立的分组有区别。

  比如河北是成立7个小组。分别是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基层基础工作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

  按此看,河北增加了农村体制改革小组。同时河北“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基层基础工作改革”小组,与中央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小组略微有差异。

  而上海、云南、黑龙江决定成立8个小组。

  2月15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经济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和分配领域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8个专项工作办公室。

  如果按照一个办公室是一个小组的来看,则中央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在上海市是2个小组。同时上海增加了社会保障和分配领域改革小组。上海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中央的“社会体制改革”有些差异。

  黑龙江也是8个小组,分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8个专项小组。按此看,除了中央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在黑龙江是2个小组外,还增加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小组。

  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贾义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黑龙江和河北都是农业大省,目前要解决农村、农业等发展的问题,单独设立小组比较正常。上海设立收入分配小组,也是结合了自己的实际。

  但是中央层面分小组是一个人主管,到地方如果是2个小组,可能是2个人主管,这可能涉及到对口人事主管领域的调整问题。“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立更多的小组。”贾义猛说。

   地方党委领导任分组组长

  与各地设立分小组不一样的是,各地分小组的领导,一般由分管领域党委领导主管。

  比如海南日报2月14日透露,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任副组长。

  至于与中央对应的6个分项小组,分别由党委不同领域的省委领导来分管。

  比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由主管经济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任组长。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常委、秘书长孙新阳任组长。

  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俊任组长。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任组长。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秀领任组长。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马勇霞任组长。

  海南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性工作机构,设在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海南省委常委、秘书长孙新阳任该办公室主任。

  江西的情况类似,江西省委近期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任组长,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任副组长。这与海南一样,但是与部分省市设立3个副组长有些区别。

  江西6个分项小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任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组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任文化体制改革小组组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任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小组组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周萌任社会体制改革小组组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赵爱明任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小组组长。

  这种设置方式与海南一样。

  江西的深化改革办设在省委政研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任办公室主任。这与海南的一致。但是江西规定得更细致,比如江西还公布,江西省委政研室主任钟金根,江西省委委员、省发改委主任李安泽任办公室副主任。

  但是目前公布的地方深化改革小组分组,与中央还是有些区别。因为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有地方纪委一把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并无中央纪委书记,而只有副书记赵洪祝。

  贾义猛认为,地方一般是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任深改办主任,按此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级别不会低。

   追寻科学决策

  目前各地都称要加快改革措施的出台,并把改革引向深入。

  黑龙江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2月8日指出,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和改革办要抓紧制定各领域实施方案,要有总的方案,又要有单项方案,明确具体进度安排,决不能大而不当、大而化之。

  要扎实推进、抓好落实,明确改革任务时间表,年初要有部署,年中年末要有督查,没有完成的要挂账问责。要上下衔接、协调配合,既要搞好与中央专项小组和改革办的工作请示和衔接。

  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汇总信息、深入了解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向领导小组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建议和方案,发挥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的调研咨询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履职尽责抓好全省改革目标任务落实。

  云南的表述类似。

  云南深改办主任、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要注重方案制订,制订好、衔接好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把握好各项改革方案出台的时机,对中央已有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要抓紧出台具体改革方案,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及时出台一个,防止贻误战机、影响进程。

  各专项小组和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分解任务目标,建立分台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要注重调查研究,强化跟踪问效,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对此匡贤明指出,政策研究室是一个超脱的部门,没有部门的利益,但是现在问题是如何拿出有分量的方案。“过去改革的设计都有,但是质量并不是很高,现在下一步要发挥各个智囊的作用。

  有专家认为,目前更细的各个改革已经开始启动,涉及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00多个改革措施,需要尽快拿出方案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前所长夏斌认为,下一步那么多的方案到了深化改革办,需要做好协调,这方面需要尽可能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建议各项改革方案的提出委托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研究,也可以在社会研究机构当中公开招标。

  应该尽快组建固定的和临时的专家小组,包括可聘请海外专家,以便于拿出评估意见,“这样以便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减少自己重复调研的时间,缩短决策的时间,加快推进改革。”他在近期的50人论坛上说。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