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激活农业“新想象”

10.04.2015  17:34

四川在线消息(李波 谭毅 苏梅 四川日报记者 祖明远) 4月7日一早,盐亭县巨龙镇梅花村村民李子龙的农家乐里,又来了几位赏花的游客。李子龙一边麻利地拉出几把椅子,一边为游客推荐赏花的地点,“前几天梨花节的时候人更多,连个坐的地方都不好找。

2015年3月21日到31日,梅花村举行了首届梨花节,一周时间内吸引了超过11万游客,旅游收入200余万元。但此前的8年间,因为供水跟不上,梅花村的300亩梨树不仅花开得少,产量也只有如今的一半。“转变就是2014年启动的‘小农水’项目。”巨龙镇党委书记赵红军说。

解渴”+嫁接 梨树产量翻一番

2005年,梅花村试着种植了300亩梨树。

梨树用水量很大,可当地属于浅丘地区,原有的几口山坪塘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导致灌溉困难;加之春冬雨水少,梨树一直不成气候:花开得少,产量也上不去,一年产果只有100万斤左右。种植梨树不成功,使得当地青壮年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留下看护梨树的都是老年人。

2014年,盐亭县通过群众筹资和投劳折资方式自筹资金700万元,撬动国家专项资金4115万元,实施“小农水”项目,解决农业灌溉困难。巨龙镇被选为重点建设对象。“我们镇整治、修建山坪塘24座、渠道24.1公里、石河堰8处、蓄水池116口。”赵红军说,目前,全镇10个村的小农水项目建设已经完工,“能灌溉‘望天田’4800多亩。

梅花村的梨树也由此重获新生。当地的山坪塘得到整治,以满足春季梨树用水。2014年,梅花村又引进了新的种植技术:嫁接早熟梨。双管齐下,当年梨树产量就达到了200万斤,是过去的一倍。

花开得更多 吃上“梨花节”的旅游饭

因为灌溉充足,今年入春后,梅花村的300亩梨树开得特别繁盛。在梅花村支部书记杨后刚记忆中,这是10年内开得最绚烂的一次。这也为梅花村激活了新的发展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筹备,3月21日,梅花村举办了首届梨花节,以赏花、品尝农家美食为看点,短短7天时间就吸引了11万游客。李子龙老两口也开起农家乐,几天就收入上万元。“春天赏花,等到秋天梨子熟了,还可以举行采摘活动,卖梨也是一笔大收入。”杨后刚说。

受梨花节的启发,隔壁的五和村也不甘示弱。借助“小农水”项目带来的灌溉优势,五河村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腰地及荒山遍种紫薇,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紫薇基地。据介绍,今年4月至8月,五和村也将举办紫薇花节,还将举办自行车环行、骑马、露营等活动,以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在‘小农水’带动下,一树两吃才有可能,也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助农增收,”赵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