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名校将迁至偏远开发区 被指填坑式搬迁

02.09.2014  13:35

  新学年伊始,安徽省休宁中学毕业多年的校友们却变得忧心忡忡起来。就在几天前,远在北京的他们发出了一封“关于审慎考虑安徽省休宁中学校园搬迁的呼吁”的公开信。

  “……两年前,休宁中学刚刚度过百年华诞。我们回到母校,看到明亮整洁的教室、绿树成荫的校园和青春昂扬的学子,由衷地祝福母校下一个辉煌的百年。未料短短两年时间,就听到校园搬迁、田园将芜的消息……”

  作为昔日的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教授、北京大学程道德教授等10多位知名学者在公开信上联合署名。此外,长期关注休宁教育的徽州籍人士——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吴象、新浪创始人汪延也签名声援。

  “心急如焚”的校友在表达伤感之情的同时,也向当地政府发出了质疑之声:“是否一定要通过校园搬迁的方式来实现休宁教育均衡发展,是否需要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否应当对乡邦历史传统持有‘温情与敬意’?”

  搬,还是不搬?如果搬,究竟何时搬?这封公开信甫一发布,便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使得黄山市这所省级示范高中的走向再度成为当地的焦点话题。

  作为地级市的黄山,古称徽州,崇文重教之风由来已久。历史上,徽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其属辖的休宁县历史上曾经出过19个状元,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黄山也未曾落伍:当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首批确定25所“省属重点中学”(以下简称“省重点”),人口和面积不占优势的黄山市就占据了3席。今天,黄山市“省级示范高中”的数量已经上升为7所,但是当地人最看重的依然是曾经的3所“省重点”——屯溪一中、歙县中学、休宁中学。

  值得一提的是,屯溪一中、歙县中学的建校史已有70多年,而休宁中学的建校史超过100年。

  然而,在城镇化浪潮中,这3所有历史的老校都先后遭遇了“被搬迁”的现实困境。今天,除却歙县中学已无需搬迁,改为原校址扩建外,另外两所学校的命运逐渐清晰——整体搬迁已经“势不可挡”。

   百年名校从占地180亩的老校区搬到170亩的新校区

  休宁中学的奠基人——徽州教育家胡晋接至今被人铭记。胡晋接创办了“安徽省立二师”,开创了徽州现代教育的先河。

  由于先前都是借居办学,1913年7月,胡晋接四处筹资,终于在休宁县万安镇新棠村购得两处房产,作为永久性校址。其后,学校数易其名,于1952年始定为安徽省休宁中学至今。

  “不仅要继承胡晋接的精神遗产,更要保护好他留下的物质遗存,100多年没有动过的校址,今天为什么要搬迁?”在一位休宁中学的校友看来,“这是一个动态的‘教育博物馆’,全国都不多见,它的文化价值毋庸置疑。”

  “百年基业,是徽州现代教育薪火相传的文脉所在,休宁中学的文脉不应断。”他认为,“政府不能仅仅以实现均衡教育为名义,牺牲掉百年老校的文化传承,搬迁应该给出更明确的理由。”

  据了解,休宁中学的搬迁与该县城区在建的一处“新校区”有关。但是,这处“新校区”究竟是为哪所学校而建,此前一直“扑朔迷离”。

  在该县的相关文件中,它被命名为“休宁县中学新校区”。实际上,“休宁县中学”在该县并不存在。

  “从它当初的命名,我们就搞不清,按理说,建新校区的时候就应该有规划,至少要明确,是为哪所学校而建。”一位休宁中学的老师表示,就连一些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搞不清楚。“反正一直都有传言,先是说海阳中学(当地的一所完全中学)搬进去,后来又传出我们要搬。”

  这一说法在休宁县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那里得到了证实。他表示,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建“新校区”是为了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是给)初中、高中(使用),当时都没讲这个事情,就叫‘休宁县中学’。”他解释道,“因为将来(学校)是要整合的,不管初中还是高中,都是按照‘要求’来设计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县地处山区,人口仅有27万人,县城城区常住人口5万人左右,中小学的学位压力并不突出。

  在一位休宁县的教育界人士看来,“新校区建了那么多房子,花了2个多亿,如果空置不用,主政者肯定会有压力,所以总要有学校搬进去。”

  直到8月下旬,“新校区”的主人才浮出水面。8月19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从休宁县教育局了解到,刚刚经过县委常委会的研究,休宁中学与海阳中学的高中部合并,搬进新校区,高二、高三学生暂时不动,新招入的高一学生先搬入新校区;海阳中学的初中部在原址不动,海阳二中(初级中学)整体搬进休宁中学的原址,海阳二小搬进海阳二中的原址。”

  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布局调整,事先究竟有没有周密的规划?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休宁县教育事业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时发现,其中具体列出了“布局调整目标”,包括“到2015年撤并5所初中”,但是本次重大调整所涉及的学校,规划中只字未提。

  “政府说是为了休宁中学的发展,难道不搬迁就无法发展吗?”一位休宁中学的校友问道。

  目前休宁中学即将搬进的“新校区”占地约170亩,而休宁中学原有规模180亩。“目前我们在校生人数有2100多人,共有30多个班级,而教室有60多个,很多都是空着的。”该校一位老师介绍说。

  “新校区与我们的老校区相比,规模没有变大,就是教学楼高了,操场新了,但是历史积淀彻底没了。”站在尚未验收的新校区里,休宁中学的这位老师显得有些失落。不过,在他看来,搬迁有着另外一层意义,“我们搬来了,倒是给附近的楼盘带来了福音。”

  “休宁人口本来就少,滨江新区的人气现在还不行,房子不好卖,价格比老城区要低,不过现在休宁中学搬过来了,肯定会起到带动作用。”当地一位房产销售人员说。

  记者看到,一幢幢在建的楼盘就紧贴着“新校区”红色的宿舍楼,其中一处外墙广告的大字格外醒目:“休宁孟母,一迁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