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四川这10个接地气的项目 将改变你我生活
四川在线消息(魏冯 记者 陈岩) 4月10日,四川省公布了2016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258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有的项目,看起来又高大上又专业,让人不明觉厉,比如“低渗及特低渗气藏渗流机理及储量有效动用基础研究与应用”;也有的项目接地气,让人一看便知,甚至留下口水,比如“甜樱桃、李和枣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大上的技术听不懂?没关系,记者为您梳理了10个接地气的项目,为你展现,这些技术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泡菜发酵:从720小时浓缩到48小时
1、泡菜发酵:从720小时浓缩到48小时
项目名称:基于泡菜优势微生物及其生物反应器连续自控技术示范
口味不变,泡菜发酵时间缩短至十分之一!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在一坛普通泡菜中,发现“稳态发酵”现象。由“稳态发酵”技术衍生的陶坛技术也在更新。目前,吉香居的“模拟泡菜陶坛”,使用的是一种专用于泡菜的“全自控不锈钢发酵罐”,技术上已实现“低盐无排放”的清洁化生产。从前,发酵时间一般在360至720小时,现在只需要48至72小时。
2、猕猴桃产业:获全球新品种“野生四倍体”
项目名称: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什么!你只知道新西兰的猕猴桃好吃!?我省自然资源研究院等单位通过设立创新平台,建设国内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地,发掘了“野生四倍体红头猕猴桃”,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获得的珍稀品种。
3、特色花椒:小花椒,创造121.3亿产值
项目名称:四川花椒特色经济林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推广
历时21年,9个花椒良种。四川省林业科研院牵头,开展的“花椒特色经济林”从繁育、标准化、加工等方面,完成新一轮产业化。比如,青花椒开始拥有由“采”代“剪”的新技术,藤椒油拥有了“超声波生产线”“生产工艺”等专利技术。自特色经济林普及以来,累积新增产值约121.3亿,提供就业岗位200万个。
4、工业和生活污水:技术排放后,高于“一级A标准”
项目名称:生活工业混合污水、恶臭、污泥协同处理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调配工业和生活污水,可让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这项不简单的技术,是紫外消毒技术、CASS生物反应池、水解酸化池等优化集成的成果。除了污水处理外,海天水务还研发了针对恶臭的处理技术,如以HT火石岩作为“载体”进行除臭,效果优于国家恶臭排放二类标准。
5、泡椒:国内第1个新品种出炉
项目名称:泡制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不久前,全国第1个“泡椒专用品种”出炉。从选育、评价和栽培上,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的“新品选育及栽培技术”,将泡椒做出门道。除了在新品种选育上独具匠心,他们首次对泡椒品质进行“打分”,形成了一套创新评价体系。
6、慢性便秘:创新疗法,病情缓解率提高22.6%
项目名称:慢性便秘的临床诊治及其相关发病机制研究
针灸干预,直肠悬吊术,四重造影……这些看似生僻的专有名词,使得慢性便秘缓解率从50%到72.6%、实际上是慢性便秘患者的福音。以四重造影来说,即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同步造影,这项“首创技术”是针对出口梗塞型便秘患者的诊断方法。
7、农村宅基地:让闲置土地“科学退出”
项目名称:四川省农村限制宅基地退出机制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少农村宅基地闲置。如何利用好这一“沉睡的资本”,让闲置宅基地科学退出?四川师范大学的科研项目,开辟了几项研究先例:比如,首次对闲置土地的功能价值补偿,进行科学评估;首次针对宅基地退出机制,创新设计使用了“二三四五优化机制”等。
8、中医思路,把脉“认知功能障碍”
项目名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中医康复技术应用研究
在我们身边,常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精神疾患,如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实际上,这些都属于“认知功能障碍”。不久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牵头的一个项目,发现“与年龄相关的脑缺血”,是产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动因。动因之下,该研发单位也开出了“良方”:如研发通络醒脑泡腾片,及解毒益智胶囊,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9、呼吸道炎症:一项“现代中成药”,市场占有率第1
项目名称:呼吸道炎性疾病中成药大品种培育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雾霾,常诱发呼吸炎症。市面上,存在不少针对呼吸道炎症的“西药”,也存在一些中药“老方子”。近年,有3项“现代中成药”相继面市——蓝岑口服液、银马解毒颗粒和补肾润肺口服液。这些中成药,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荣药业研发,主治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等。其中,蓝岑口服液占领呼吸道中成药市场47.55%,占有率第1。
10、长江上游首个“航天水稻”,推广2119.3万亩
项目名称: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航天水稻,是带入航空飞船进行培育的“新品种”。今年,我省创制出了国内外第1个水稻不育系花香A,并选育出长江上游第一个航天水稻——即“花香7号”。这一项新品种由四川省农科院等研发,已多次打破高产示范区记录。当前,育成品种累积推广2119.3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达20.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