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单位大院落将打开围墙 高校开放校园进出口

10.08.2016  16:35

  “3900+”路网体系

  我市未来将形成“环+放射+方格网状”布局,规划总里程约3900公里。而通过优化,中心城区还可增加“”总里程约1200公里,形成“3900+1200”的路网体系,规划路网(不含“”)达到约5100公里,整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满足“小街区规制”的要求。

  中心城区路网系统规划总里程3900公里,再通过增加街巷实现“小街区规制”。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规划部门已制定出《基于“小街区规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规划》,运用大数据解读中心城区路网现状。通过优化,中心城区可增加“”总里程约1200公里,规划路网达到约5100公里,整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打造小街区规制 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按照规划,我市未来将总体形成“环+放射+方格网状”布局,规划总里程约3900公里。但目前现状总里程只有约3100公里,现状路网密度为6.3公里/平方公里。

  在打造小街区规制,疏通城市毛细血管上,针对不同的城区和街区,规划部门考虑多种途径:如在旧城片区,通过增加贯通居住区之间的小街小巷,将既有公共通道开放并允许机非人混行及路边停车。

  在公共设施类街区,将其进行开放,利用内部公共通道及边界作为“”:如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类街区,不设围墙,建筑间形成公共空间,构建面域展开的步行环境;综合商业类街区内,形成街区内公共休闲空间;科技研发类街区,打破传统“科研大院”式管理,园区内公共空间对外开放,形成舒适宜人的交流空间。

  如西南财大片区、成都理工大学片区等高校及其配套类,开放校园主要进出口,优先保障慢行畅通。

  “这意味着有条件的大单位、大院落将被鼓励打开围墙,共享区域通道。

  分割大地块 打造沿河慢行通道

  对于未成熟片区,如未建片区则结合控规,更新增加市政道路,且在出地块规划条件及新建项目方案审批时,明确地块内增加公共通道。对超过“小街区规制”建议规模(50亩)的地块进行分割。在服务设施用地、中小学用地及体育场馆用地等交通量较大的用地与周边用地之间设置市政道路或通道,打通阻隔。

  市区内一些河道水网被绿化带阻隔,规划还提出依托河道两岸,新增沿河通道,让附近居民畅行其中。同时,对中心城区河道水网体系进行综合提升,打通457处通道不通节点,打造沿河流水网的慢行通道。

  按以上路径,规划部门对15个示范片区开展了详细规划,普遍可实现道路网密度(含街巷)提升2~3公里/平方公里。以川音片区为例,路网密度由11.2公里/平方公里增加至13.7公里/平方公里;人北片区增加至10.1公里/平方公里。

  提升路网 绕城路尽快形成快速路

  在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外,对拥堵路段及节点也将进行解决,针对35处常发性拥堵路段及节点,找准症结,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对11处拥堵路段及相关节点,加快制定节点改造方案;对7处拥堵路段加快路网实施,均衡交通分担;对17处难以进行工程改造的拥堵路段,通过精细化交通管理以及优化公交线路、加密公交站点等措施缓堵。

  规划部门还提出,尽快实施“三环十七射”快速路网的提升改造工程;尽快达标形成三环路、绕城路及10条放射线共计197公里快速路;尽快建设三环路、红星路等路段的10处立交节点。

  加快实施32条共计125公里未建(断头)主干路;提升13条共计30公里低标主干路;畅通2条共计1.5公里阻梗主干路,加快一环路的4处立交节点的改造实施。由属地政府加快实施210条共计346公里未建(断头)次干路;提升14条共计19公里低标次干路;畅通6条共计2.6公里阻梗次干路;新建350公里未建支路。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