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人均将增收10%以上

11.01.2014  10:59

  昨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葛红林作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
  2014年,改革将是成都工作的核心词。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加快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城市空间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升级,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乡形态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和改善,着力增进城乡居民福祉;强化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

      2014年成都民生工作
  ○新增益民菜市(店)20家以上。○启动第二批黑臭河渠治理,建成新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金马河综合整治。
  ○中心城区新增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
  ○推进金沙湖、江安湖等建设,建成北湖水生作物示范区、白鹭湾二期等湿地,加快构建“六湖八湿地”生态体系。
  ○加快“北改”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城北改造,加快打通城北出蓉大通道,加快茶花、火车北站、二仙桥等片区改造,启动云内动力等片区改造,提升城北片区面貌。
  ○新增100个公建配套设施,建成自来水七厂一期。
  ○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深化医保付费方式和工伤保险改革。
  ○完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新增筹建养老床位7000张。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竣工保障性住房2万套。
  ○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扩大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覆盖面,缓解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赋予更多财产权利农民变“股民
  2014年,成都将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成都将对农业生产用房等确权颁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化,培育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农民将变为“股民”,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表示,这意味着成都将在农村改革方面步入“深水区”。

        关键词内陆自贸区

      海陆空走出去进出口超500亿
  2014年,成都将完善72小时过境免签配套政策,办好2014中德对话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新增国际直飞航线3条,实现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以上。全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
  对于“内陆自贸区”,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认为,凭借“地缘牌”、“东盟牌”、“欧洲牌”、“航空牌”和“科技金融牌”,成都成为继上海后中西部第一家自贸区大有希望。目前,高新区已在积极筹备申报。

        关键词交通主枢纽

      绕城高速向城市道路转化


  2014年,成都将推动绕城高速向城市道路转化,加强光华大道绕城互通等重要节点立交化改造,同时开通运行地铁2号线东延线、加快建设地铁3号线等3条在建线路,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三期、5号线、10号线等5条线路,启动建设ITS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大力推进交通主枢纽建设,建设成蒲铁路、成兰铁路、火车北站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成成渝客专土建工程,成灌快铁彭州支线、成绵乐城际铁路、第二绕城高速和成安渝高速建成通车。
  成都市政协委员朱锐认为,绕城高速是成都的生态隔离带,必须确保其快速性,与三环路有明显区别。而5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将大大有利于成都交通缓堵、引导公共出行。

        关键词天府新区建设

      主打绿色天府新区更生态宜居
  2014年,成都市“城镇体系规划”已勾勒出最新蓝图,一轴双核六走廊、7大卫星城,“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成为主导。同时,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加快地铁1号线南延线和‘三纵一横’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线贯通天府大道南线,适度超前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新城。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懿相信,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是天府新区的主打色,未来的天府新区不仅宜居而且应该是更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