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班“女汉子”亮相 实射首发命中

28.11.2013  09:57

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全军第一个女子反坦克导弹班,探访她们的军营生活

  成都军区某部的全军第一个女子反坦克导弹班,90后挑起了大梁。

把“坦克”、“导弹”和“90后女孩子”这几个关键词连在一起,你能想到什么?在成都军区某部的全军第一个女子反坦克导弹班,十个“女汉子”在首次实弹对抗演练中,首发便准确命中目标。

齐腰深的泥潭滚打、全副武装泅渡、5公里武装越野……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里八位90后女将让观众瞠目结舌。而我们看得到荧幕上的“火凤凰”,却难看到更多荧幕之外的铁血“女汉子”。

占领发射阵地,选择目标,架设、装填、瞄准、击发……不到30秒时间,一枚反坦克导弹腾空冲出,摧毁前方地堡。火焰映照下,几张青春脸庞发红发亮。

日前,经过半年严格考验和磨练,成都军区某部反坦克导弹班的十名女兵在首次实弹对抗演练中,首发便准确命中目标。该部部队长陈忠良高兴地说:“通过考核,证明她们有本事走上真正的战斗岗位。

女汉子”组建记

导弹班里90后挑大梁

穿山林、越沟壑,挤在颠簸的导弹车里穿云破雾的几个年轻战士面庞黝黑。“除了我是80后,她们9个都是90后。”班长侯玉玲介绍了这个集体,她们是成都军区唯一一个女子反坦克导弹班,也是全军第一个。

女兵也是兵,也需要有能力走上战斗岗位。”该部部队长陈忠良说。秉持这样的初衷,该部今年3月组建了单位历史上第一个女子反坦克导弹班,“4个一年新兵,5个两年兵,1个中士班长,共10个人。

女子反坦克导弹班成立了,没有先例,训练怎么开展?“男兵怎么训,女兵就怎么练。

女汉子”成长记

第一次摸装备时“吓倒了

完成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后,今年4月,女子反坦克导弹班的十个女兵开始跟着男兵一起训练。“第一次摸装备的时候吓倒了。”20岁的邰雪云一口气讲出了有关装备的重量参数,下架、上架、红外测角仪和导弹筒全是50斤左右,“30秒内完成架设、发射和拆卸。

如果能把几十斤的大家伙在手里变得像几斤一样,玩得呼呼转就没有问题。”负责训练导弹女兵的教官周吉刚这样跟大家说,但怎么把“几十斤”变成“几斤”呢?只有一个字:“练!”“女汉子”的修炼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修炼之旅?邰雪云轻描淡写般的解释让记者捏了一把汗,“体能训练项目包括例行的3公里跑,外加3个‘一百’——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下蹲。俯卧撑慢慢改成双脚搭在板凳上做,下蹲要手举60斤左右的导弹筒,”邰雪云和战友感觉得到自己身上的肉渐渐变硬。

6月到9月的野外集训,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一个星期能洗上三次澡,比男兵们多一次,感觉就好开心。

她们胆大心细 车载架设速度超男兵

对比男兵更“优越”的待遇,十个女孩子会偷偷乐,和男兵“互争雄长”则让她们开怀大笑。没有参照系,女子导弹班只能和男兵比赛求突破,“地面架设我们一般58秒完成,比男兵慢十几秒。”班长侯玉玲说,因为地面架设占领阵地时首先要背着几十斤的装备跑一段距离,在这个点上,女兵一直难以赶超男兵,“不过车载架设没有奔跑任务,每次我们都能胜过男兵,28秒左右完成任务。

刚刚结束的实弹对抗演练中,10个女兵运用娴熟的本领,用实弹精准击毁高速运动的“坦克”,出色完成任务。“女兵有她们的优势,”女兵所在连的连长杜海涛告诉记者,实战中形势复杂,“最简单地来说,战士的心跳都会比平常快,通过十个女兵的实兵实战演练结果看得出,她们的心理稳定性很强,心思更细腻。

教官周吉刚说:“为了训练心理稳定性,都是跑完步就马上架设,不会留任何平复气息的时间。

女汉子”生活记

轻松扛水上四楼“男朋友要靠我保护

捏了捏手臂上硬邦邦的肌肉,赵丽萍拿自己开起了玩笑,“难道我以后还要保护男朋友啊。”身高165厘米的赵丽萍身形苗条,但她却自爆有120斤的体重,“我们差不多都这么重,肉都太结实了,全是‘汉子’啊,呵呵。

女汉子”们各有气魄,刚入伍时体能较差的李鑫,现在双脚搭在凳子上做俯卧撑能一口气完成十几个,“呵呵,都是练出来的。我可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

女兵们告诉记者,以前到服务社取桶装矿泉水,至少去3个人,轮换着拖拉抬扛才能把水弄上4楼,“现在只去一个人,轻轻松松就能把矿泉水扛上四楼,感觉就和扛着导弹发射筒一样。

汉子”爱臭美便装就是盛装

换下戎装时,这群“女汉子”的姑娘心就藏不住了,“如果有谁能上街,大家都把所有的便装翻出来,给她打扮。”没有长发飘飘,没有白皙肤质,更谈不上粉黛首饰,唯一供几个女孩子臭美的就是入伍时带来的几件便装,“现在就跟礼服一样,是盛装呀。

就是这样爱美的心,一旦在训练场上,都被大家藏得深深的,曾经为了不中断训练,皮肤白皙的梁鹤面部被紫外线严重灼伤,“当时医生下的诊断是一段时间不能见阳光,但她还是每天坚持训练,结果现在脸上一直留下印记了。”侯玉玲说,战友彼此间获得很多鼓励,所以能一路坚持。(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