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 议程单上的全球考题
“HELLO,CHENGDU(你好,成都)!”7月20日零时47分,土耳其财政部副部长奥斯曼·切利克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当晚的成都,月光皎洁,天空明净。面对迎接的人群,奥斯曼·切利克笑容可掬。英国、法国、美国……各国嘉宾也带着期待踏上四川这块热土。
G20的血管里,流淌着应对挑战、合作共赢的血液。从世界各地汇聚四川,不仅是一次体验之旅,更是一次寻路之旅、希望之旅。在密密匝匝的会议议程单上,印刻着应对挑战、合作共赢的全球考题。四川之旅,他们将寻求启示和答案。
创新改变未来 改革应对挑战
危机应对的办法只有一个:创新改革。这是世界的选择,也是四川的答案
“应对经济挑战新方法”——在会议议程目录上,一场这样的高级别研讨会让此次会议显得不同。
根据安排,2016年将举办4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其中,前两次已分别在上海和华盛顿举行,两场会议都主要聚焦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气候资金和反恐融资等。
这次会议新增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应对经济挑战新方法”高级别研讨会。
变化的会议,变化的世界。就在这次会议前,G20不少成员国内先后发生一系列重大政治社会事件。
在经济领域,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以来,全球央行政策分歧、新兴市场主要货币贬值、原油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让尚处于恢复期的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甚至加深了人们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面对挑战,世界该如何应对?此次会议议程已给出答案:寻找新出路、新办法。
这也是历史的选择。G20成立于1999年,其时,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先前的八国集团才向更多发展中国家敞开怀抱,打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之门,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阶段、新路径。
放宽历史视野,危机和困境并非今年独有,而是贯穿G20诞生成长的全过程。
表现在会议的议程单上,在2011年的10多次会议上,“危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从金融危机防范与化解到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危机”二字频繁出现。为此,有人把G20称为“消防员”。
危机不断,变化的是应对危机的办法。相对“货币战”“贸易战”等老套路,“加快结构性改革”“强化共同治理”等新理念、新方式不断出现在会场。
这也是四川的选择。作为中国的改革之乡,30多年前,广汉就率先开启农村改革大幕;上世纪90年代,宜宾在全国率先开始地方小型国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7年,成都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5年底,四川作出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明确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在成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十分浓厚。创交会、菁蓉汇、中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菁蓉小镇、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蓉创茶馆,一系列平台为来自中外的创业者们搭建起舞台。
今年4月对外发布的《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明确提出,成都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开放拥抱世界 合作凝聚力量
G20诞生以来,目标始终指向开放合作、共同治理。地处西部内陆的四川以自身的发展为这一国际平台践行开放合作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诞生于危机中的G20,目标始终指向开放合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传统大国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此开始携手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从职能上看,从G8到G20,其职能逐步从“消防员”向“工程师”转型。如果说面对一场火灾,一支消防队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工程师则需多兵种、全领域合作。
从会议议程来看,从2011年以后,“危机”一词便从会议议程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容”“合作”“共同”等词汇。
以今年即将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为例,其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毫无疑问,联动的前提是开放,包容的对象是分歧。面向未来,各成员国坚信只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包容分歧,实行充分的开放合作,才能促进各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世界经济也才有希望保持可持续发展。
封闭注定落后,开放激发活力——这也是四川的心得。
地处西部内陆的四川不沿边不靠海,但最近10多年来,却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年均经济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到去年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排位上升至第六位。
背后重要的原因是,四川始终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跨过高山,与世界牵手。2016年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在华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这趟班列正是从成都发出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以来,四川多次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把四川的建设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国际竞合的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抢占发展先机,要进一步突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全面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大平台。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对接,“蓉欧+”模式逐渐形成,成都也从过去的铁路末端华丽转身为欧亚枢纽。通过铁路与长江港口的联通,成都成为无水内陆港,实现通江达海,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今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机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变四川对外开放的格局,成都将成为中国面向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国际空中门户。
开放激发活力,合作凝聚力量。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
四川微观个案和全球话题,就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决定落户成都的那一刻,默契已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