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化年货丨白塔湖畔的腌肉生活
05.02.2016 08:48
本文来源: Sichuan.Scol.Com.Cn
□本报记者 常雄飞 文/图
2月2日上午11点,崇州道明镇丹凤路8号,小店没有招牌。66岁的高永清将熏好的肉放进直径1.46米的大锅,锅里卤料翻滚,阵阵浓香随风散开。时不时翻着卤料锅的肉,高永清捞起一个长条形的纱布口袋给记者看,“里面装的卤料是秘方,大概有50多种香料和药材。”
80年前,崇庆县白塔湖畔的道明镇,有户文姓人家,将自制的腌肉送到县里卖。由于味道独特,备受食客推崇,道明腌肉因此而得名。色鲜、味香、皮亮、脱沙为其特色。
30多年前,高永清在镇上一家单位的食堂上班,有位姓文的大厨腌得一手好肉,他将秘诀传授给高永清,文家的这门手艺算有了“传人”。
2日下午3点,当天上午出锅的腌肉已卖掉了六成。高永清开始为第二天备料。肉,要选上好的跑山猪后腿。高永清将猪后腿“啪”的一声拍在案板上,刀就下去了,“我一刀切下来的肉不会超过八两。”大小肥瘦,浓淡干湿,搭配合适。
接下来是码盐。肉在手中翻滚着,每翻滚5转就加半把盐,完事后要放在盆中腌到第二天早上。
道明腌肉制作工序分为腌、熏、卤三个步骤。熏,只能用稻草和玉米芯作为燃料,点燃之后压熄,让烟将腌了一晚上的肉熏成金黄色。“做了几十年,每天的量都是固定的,基本上就是下午开始腌肉,第二天早上起来熏,11点过开始下锅卤,起锅的时候正好吃午饭,口感最好。”高永清向记者介绍,每年他要消耗400条猪后腿。“除了来镇上现吃,我们还给外地食客准备了真空包装的肉,可邮寄。”做了几十年腌肉的严家院子老板严小刚告诉记者。
本文来源: Sichuan.Scol.Com.Cn
05.02.2016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