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

22.12.2015  12:34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干部抓扶贫攻坚工作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措施多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精准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实效好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各级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大好局面,但在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探讨的地方。对此,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扶贫的首任是“扶志”。近年来,部分群众的创业精神怠惰,“等、靠、要”思想日益突出。相当部分老百姓有这样的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修路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发展产业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家里有病人他们可以不管,往乡政府送;家里有老人他们可以不管,往乡政府送;耕田耕地人被牛拱了,是乡政府的事情,得由乡政府解决。形成这样的弊端基于两个原因:一因国家这些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惠民投入,使部分群众养成了政府能包揽一切的惯性思维。大部分群众都是眼睛盯着国家,盯着上面,一些建设一旦要群众投资投劳,便怨声载道,修自己门前的路,动一块石头要政府给钱,动一颗树要政府给钱;发展自己的产业,政府不给钱就不出工。前不久,一个部门为帮扶群众致富,无偿给农户买了鸡、猪,发展小养殖业,群众说:若这个部门不包卖出去,他们就不养。等、靠、要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成为扶贫攻坚战役中的阻碍。二因近年来,上级组织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国家公职人员身上,如“三讲”教育、“三个代表”、“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党风廉政建设”、“干群一家亲”,而基本上没有对群众开展大教育活动。关心跟上了,教育空缺了;干部管得紧,群众放得松。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约束的霸道风气在群众思想中逐渐形成,动不动就要上访,村上到乡上上访,乡上叫村上“搁平”,乡上到县上上访,县上叫乡上“搁平”。一些地方为了“搁平”,出现了用钱“搁平”的现象,如此一来,一些上访户便从上访中得到实惠,出现了“上访大于法”的怪圈。一些群众千方百计找政府给自己谋些好处,根本没有从自身出发如何去谋出路、如何去谋发展、如何去谋思路脱贫致富。这一个思想问题不解决,必将成为阻碍扶贫攻坚拔寨的重大隐患。所以,要开展好扶贫攻坚工作,势必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自力更生,为致富而艰苦创业。这样,才能聚集力量扩大统一战线,扶贫攻坚战役才有真动力、源动力、内动力。政府无论帮扶力度多大,措施多有力,如若不激发群众自强思变的意识,扶贫帮困虽短期效果能见,但长期效果将是一纸空文,返贫便是不断重复的故事。   二、扶贫的关键是“产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群众从真正意义上脱贫、世代脱贫,帮助群众发展群众喜欢接受的“产业”就是给群众授“”。“产业”才是群众真正走向富裕的活载体。多少年来,政府发展了不少“产业”,但最终大多数都走向了失败,有开头无结尾,如:桑树、杨树、龙竹、广柑等等。究其原因,一因:这些产业都是政府的产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个领导一个样,抓产业没有连续性,领导变了,产业也变了。二因:没有从市场的实际出发,种核桃好,大家就一窝蜂的核桃;种广柑好,大家就一窝蜂地栽种广柑。这样,一方面形成笼而统的单一产业模式,另一方面造成本地市场供量过大,产品压市。三因:缺乏销售网络渠道,这一些年,乡镇一味地埋头发展所谓的产业,而忽视发展与市场和销售渠道挂钩。东西产来了,但没有好渠道去卖,便出现了前栽后挖,产业短命怪象;四因:产业是政府主导的产业,而非群众主导。这些年发展的产业,基本上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从而使群众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缺乏激情,冷眼旁观政府折腾,本该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人,却成了产业发展的局外人,初成的产业无人管无人护,政府又不可能栽、管、护一揽子包完。所以,要真正发展好产业,不再走发展后又毁损、毁损后又发展的老路,那么政府应从六个方面着力。1.政府要把产业作为一个时期的规划来抓,不能产业随领导变。2.县上要成立专门的部门,为全县产业发展刨销路找市场。3.要发展群众自己喜欢接受的产业,使他们真正自主发展产业,不再当局外人。4.为了解决好农村老弱病残无法从事劳动的问题,要以村为单位成立产业专业合作社。5.要把扶贫资金重点放在产业投入上,实行扶贫资金一律优先发展产业的原则。6.产业发展失败的地方,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处,见到实效。   三、扶贫的帮手是“社会”。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他不仅是政府的事,应该是全社会的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指出:“先让一部分富起来,带动全民富裕。”所以,扶贫工作不仅要实行政府部门的一对一帮扶,同时也应该实行有钱老板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国营企业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民营企业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爱心人士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对此,针对扶贫攻坚可由相关单位牵头成立相关协会,经常性组织社会成功人士、爱心人士、企业负责人与贫困群体开展手拉手活动。外宣媒体要常年开展专题节目以跟踪报道活动成果,政府每年要召开社会扶贫专题会、表彰贫困帮扶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着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帮扶贫困人群的良好氛围。   这一活动若能实实在在地开展,能促成以下5点成效:1.能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2.能为消除社会仇富、共建和谐社会搭建有良好平台;3.能兑现小平同志改革初期承诺;4.能让政府统筹更多社会资金用于发展,而不是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从而实现政府主抓贫困人群的产业发展,社会主保贫困人群吃饭的扶贫新机制;5.能消除非贫困人群的不平衡心里,因社会人士对贫困人群资助扶持系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这有利于消除政府扶贫分配在基层的一些矛盾。   四、扶贫的精准是“区间”。扶贫政策“六个精准”中的对象精准,虽精准识别贫困户有明确具体标准,但标准很多时候与实际问题有所冲突。各地为这一个精准认定,搞的十分头痛,有的地方张榜公示就搞了七、八个回合,群众仍然不满意。如:过去有商品房的,但现因病致贫却不能列入精准扶贫对象;有的家庭的两个老人都是重病,子女尽管有辆两三万元的营运车,但生意十分惨淡,这样的老人也不能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同时,收入标准也很不好核定,如果严格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为贫困界定标准,那么评出来的贫困户可能一个村最多只有那么10来户,这又达不到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标准,因贫困村是以贫困发生率为识别标准的。因此,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不应放在个体点上来识别,而应放在“区间”上识别。对此,个人认为:农村人口中,常年在家的贫困人群境况大同小异,基本上在一条贫困线上,都希望政府对自己有所扶持,但由于精准把握难与实际情况有缺位,致使部分贫困人群不能列入精准对象,而造成部分贫困人群对扶贫政策的不满。为此,建议以常住人口(居住一年以上)的因重病、因重残、因子女上学等致贫致困的为区间人群,全部纳入扶贫帮扶范畴,从而避免因精准对象把握不准而造成群众不满的新矛盾、新问题出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