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牺牲了假期时间,但这段在企业工作经验让我收获满满。”今年寒假,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辅导员袁惟人被学院安排到大庆油田挂职实习,体验求职就业。
与袁惟人一样,假期里,经济管理学院共有6名辅导员被派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挂职实习,老师变成实习生,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收获?袁惟人是一名典型的“学校”到“学校”的辅导员。从学生到老师的直接转型,缺少求职经验为他指导学生择业就业增添了不少困难。
“在就业指导课上,我一直都是理论式教学,学生问我为什么,我很难举出一个有说服力强的例子。”
过去,袁惟人不了解企业,也不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不过现在,袁惟人不再觉得自己底气不足,因为这段实习生经历,让他以后在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了。
薪酬待遇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以前,袁惟人跟学生说,面试时不要太早和用人单位谈薪酬待遇,学生便会问“什么时候最合适”,他却不好回答。如今,袁惟人通过在企业实习,了解到求职者在最后的面试时询问薪酬待遇最为合适。
“因为能进入到面试,就说明企业对你感兴趣,适当地和对方谈薪酬,也是自信的表现。”袁惟人说。
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德海认为,辅导员深入企业挂职实习,有了切身体会,有了实例,就业指导才会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
“通过企业挂职实习,我们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学院党委副书记覃吉春说。他表示,以前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就业指导大多是从课堂、讲座中来,学院也会邀请一些企业家作就业讲座,但是光从企业的角度讲,不一定符合学生的需要。而现在辅导员主动深入企业,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职业体验,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且还为企业和大学架起沟通的桥梁。
辅导员张磊原来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工作,负责就业市场开拓和就业指导,今年寒假被派到康明斯成都分公司、四川科伦药业两家企业挂职实习。由于与企业的频繁接触交流,自认为自己就业指导的经验很丰富,但这次在外企和民营上市公司不同类型企业的实习经历,彻底改变了张磊的想法。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标准有什么不同?不同的企业给毕业生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又是怎么样的?哪种类型的学生到哪种类型企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些在校园里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在这次实习中找到了答案,有了切身的认识和经验,对我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张磊说。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对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起到关键作用。学院此次把辅导员派到企业去,就是让他们熟悉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他们的知识首先与市场接轨。”学院党委书记任浩表示,辅导员到企业当“实习生”,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截至目前,学院已与三家企业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共邀请了6名企业高管担任学院兼职就业指导专家。
据悉,组织辅导员进企业挂职实习是学院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的举措之一,旨在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优势,搭建每个学生的成长空间,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曹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