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群众腰包鼓起来 支部威信立起来

09.07.2015  10:54

        位于沱江边的富顺县狮市镇花园村,万亩苗仙湖波光粼粼;千亩麻竹林幽深淡雅;大片甜橙园长势喜人……你很难想象这个村之前曾经不通路、没通讯,是个典型的贫困村。7月5日,行走于其中,与当地村民交流,作为花园村巨变见证者的他们,谈起如今的花园村,纷纷感叹:“我们村里有个好支部。
解“三难”夯实基础创未来
    花园村二十一组村民王洪金告诉记者:“以前的花园村有 ‘三难’。一是出门难,2010年的时候,全村23个组有20个组没通路,连最基本的毛坯路都没得;二是种田难,以前全村上下没有一口像样的堰塘,2012年天干,几乎栽秧都下不了苗;三是用电难,以前很多村组不通电,到了大夏天,电风扇都用不了。
    坐在一旁的十九组村民赵家余接过话头:“变化开始于2010年新一届村支部的成立。”新的村支部成员上任后,首先就是修路,多方整合资金200多万元,修毛坯路、打碎石路、铺水泥路……连通了23个村组,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谈到种田难,赵家余更是印象深刻。赵家余所在的十九组,位置比较偏远,距离沱江也有一段距离,种田基本是 “靠天吃饭”,2012年开春持续天干不下雨,栽秧都下不了苗子。村支部一帮人了解情况后,多方协调,村支书伍勇还将自家房产证拿到银行做抵押,贷款10万元,建成了两座15千瓦时的农排管网,成功从沱江引水上来灌田,“从那之后,我们再没怕过天干。”赵家余开心地说道。
    对于最后的“一难”——用电。村支部用“跑断腿”的精神说服了在云南丽江经商的成功人士牟洪君三兄弟,捐资10万元,建成了160千伏安的高压台区一座,使1500余人的用电难问题得到解决。
    解决了“三难”,村支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如今,花园村的男女老少常说:“有困难,就找村支部,没有他们办不了的事”。
破瓶颈产业调整奔发展
    都说只有腰包鼓起来,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2012年开始,村支部着手鼓励群众发展甜橙种植,搞产业调整。
    面对初期村民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村支部三次组织村民代表先后约200余人,外出学习,开眼界;针对部分村民管护不用心,学习技术磨洋工,村支部多次邀请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机专家等专业人士驻村讲解,实地操作……“最终一句话,搞产业调整,绝不是简单告诉农民就完了,既是他们的事,更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事。”伍勇告诉记者。
    如今,3000余亩甜橙,满山遍野,已开始初挂果。伍勇说:“等到果子变成钞票,揣在群众的包里了,群众就真的满意了。只有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同时,村支部成员还鼓励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有2户回村发展苗圃种植,建成100余亩的苗圃培育场地2片,并发展规模黄鳝养殖和鱼苗养殖各1户。
    截至目前,花园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000多元。
抓和谐幸福新村在眼前
    如今在花园村,因自隆高速狮市段征地拆迁而失去土地的2000余村民,生活也有了保障。
    “说起我们村的党支部,那是真的好。”曾经的困难户陈义聪说,自己以前家庭条件相当贫困,又无能力外出务工,在村支部推荐下,来到自隆高速公路项目部的一个分部为员工煮饭,现在月均收入2000余元,一大家人的日常开支绰绰有余。
    陈义聪的例子,只是村支部妥善安置众多失地农民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好政策宣传、协商补偿政策等,村支部一帮人白天收集民情,晚上挑灯夜战,时常工作到林晨两三点,第二天又接着干……周而复始地高轻度工作,也着实见到成效:300余名村民进入周边企业务工,避免了失地又失业;11个村组的土地调整分配方案,1个月之间就拿出了……现在村民们提及村支部,都竖起大拇指说:“听党的,跟支部走,没得错”。
    同时,为了让更多村民不单“富了口袋”,更要过上幸福日子,村支部还积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先是协调筹资20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办公场所,设立便民服务大厅;2014年又投入3万余元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建立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在“七一”“九九重阳”、春节等节日,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参加庆祝活动,让村民享受更多的文化资源,丰富了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