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民营银行落地求解“错位经营”

17.03.2014  11:59
核心提示:3月11日,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共有10家民企参与,按照每家民营银行不少于2个共同发起人的试点要求两两配对,模式主要包括“小存小贷”“大存小贷”“特定区域存贷款”“公存公贷”四种。   B02 营商环境

      试点行重点服务小微、社区功能等

      5家民营银行落地求解“错位经营”

      杜丽鹃

      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终于破冰。

      3月11日,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共有10家民企参与,按照每家民营银行不少于2个共同发起人的试点要求两两配对,模式主要包括“小存小贷”“大存小贷”“特定区域存贷款”“公存公贷”四种。

      当天下午,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对参与试点的上述民营资本进行严格的股东资格审核,合格后受理正式申请。“成熟一家批复一家,稳步推进首批试点工作。待取得试点经验后,再进一步扩大试点。”

      一直以来,相比传统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的发展之路颇多坎坷,此次放行也让市场看到金融改革的力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民营银行的盈利模式、竞争特色以及监管体制等并没有成熟的模式,更多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如何破解民营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仍需要考虑。

      错位经营

      如何发挥出民营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是民营银行首批试点的重要课题。

      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试点的民营银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包括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重点是服务小微,服务社区功能等等,以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此次银监会确定民营银行的四种经营模式,即“小存小贷”模式(限定存贷款上限)、“大存小贷”模式(存款限定下限,贷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贷”模式(只对法人不对个人)、特定区域模式(限定业务和区域范围)。

      根据银监会消息,目前参与试点的民营企业共有10家,其中阿里巴巴和万向、腾讯和百业源、均瑶和复星、商汇和华北、正泰和华峰分别合作,组成5家民营银行,他们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监管层主张同一地域民营企业联手,更容易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和商业目标。按照相关规定,我国银行注册资本至少要达到1亿元,而上述5家民营银行在试点方案中提出的注册资本大都高于这一水平。

      此外,目前试点银行遵循我国中小银行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即原则上不超过20%。上述负责人表示,对于民营银行,是否会将此比例放宽,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规定。

      尚福林表示,此次试点的民营银行与商业银行都是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适用同等的国民待遇,接受相同的监管管理。

      “为了保证股权稳定性,我们将要求发起主体承诺5年的股权锁定期,5年内发起主体持股不得转让。”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

      从股东背景来看,此次参与试点工作的民营企业多是互联网行业巨头和拥有雄厚实业背景的实体企业。

      “民营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共同点是都要赚钱并且活得越来越好,但最显著的区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更多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民营银行则可能做些雪中送碳的事情,更敢于冒险。”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兴浩认为。

      2003年,李兴浩就曾筹办广东第一家民营银行“南华银行”,最终因政策壁垒而折戟。在他看来,民营银行需要提供与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差异化的服务,从现有优势中找到突破口,结合自身行业、地域、特定客户的需求,做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社区金融等。

      北京某小贷公司人士表示,民营银行的设立丰富了市场上信贷资源,以阿里为例,目前阿里采取的模式是“小存小贷”,庞大的电商资源是其主要客户来源。

      不过,民营银行差异化经营之路似乎并不被所有人看好。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仍然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说明民营银行的设立还有很大空间,但是有发展空间,并不表明一定会做大、会盈利,需要企业有良好负债率和充足的资本金。

      以阿里为例,虽然有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等产品,但是如果做银行的话,还需要有专业的能力。“余额宝只是销售渠道,阿里小贷也是不吸收存款的,一旦设立银行,这些资源只能作为其存贷款的客户资源,银行是社会性和公众性的企业,吸收公共存款,不是为特定客户服务的,因此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很大。”

      盈利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民营银行的差异化之路并不会一蹴而就。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民营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是错位竞争。如果不是错位竞争而是同质竞争,又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民营银行失败的概率比较大。

      但纵观目前我国对民间资本的监管,以及从银监会对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的公布情况看,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民营银行信用风险。

      据媒体报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已纳入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改革项目当中,金融机构破产法有可能和存款保险制度一起出台。

      3月11日,尚福林表示,民营银行首批试点获批意味着民营资本获得了与国有资本同等的国民待遇,摆脱了长期仅仅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属性,而且民营银行的出现本身也为下一步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和存款保险制度等配套制度出台打下基础。

      虽然有政策的保障,但在上述参与的民企看来,更多的是如何做好民营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现在的银行赚钱也没那么容易,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利润被挤压,这也倒逼银行的改革,此时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也不容易。“我们更关注的是能不能做好,而不只是我们可不可以做。”

      事实上,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一些城商行、村镇银行的利润也出现下滑的现象。

      “目前村镇银行、城商行的资产回报相对低于小贷公司,一般村镇银行净利润率最高也就6%~7%,而小贷公司的净利润率一般都在10%,如果民营银行设立以后,很难预测其利润会超过小贷公司,这是10家民企需要考虑的问题。”上述北京某小贷公司的负责人给记者算账后表示。

      李兴浩此前也表示,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有进军银行业的想法。“民营银行也是民营企业,它们一定能在吸储策略以及客户服务战略方面有更大的突破,甚至会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能量。”

      他认为,民营银行的弱势往往可能转化为后发先至的优势,关键是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在政策层面要留有足够空间,并对金融创新给予法律保护。

      对此,阎庆民还表示,试点初期不先行制定统一规则,由发起主体自主创造自担风险的模式,自愿承诺承担经营失败的剩余风险,对存款或其他债权实行全额或差额赔付,相关赔付责任应有健全的法律手续,明确、充分地体现在银行章程中。

      “民营银行要特别关注预警指标,比如当拨备低于多少,资本充足率下降多少的时候,就要限制负债业务。”上述银监会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