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作为.脱贫篇】从彝家新风到彝家人的致富经 峨边走上励志脱贫路

15.12.2017  18:59

 

 

阿依园内的娃娃们正在跟着老师学唱歌

   (记者熊强 雷兹 摄影报道) 白墙青瓦、三色花窗、冲天牛角,走进彝家,明亮通透、窗明几净,室内陈设摆放整洁有序,全然没有了脏乱差的影子;房前的菜园里,高山蔬菜长势茂盛,看不见一棵杂草;屋檐下,年轻姑娘三五成群,专注着彝族刺绣。一条洁净的入户小路,一头连接着村道、一头连着彝家庭院。站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庭院里,享受着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身上;望着山巅漂浮的云彩,迎着风吹来的方向,猛吸一口气,顿然心旷神怡。

  “也是赶上了好政策,现在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搞起了土鸡养殖、栽种了脆红李,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峨边县白杨乡瓦洛村已脱贫贫困户曲木阿古笑着说,这样的日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山高、沟深、路陡,这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彝族群众相互攀比、席地而食等陈规陋习,严重制约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地处大小凉山集中扶贫片区的峨边县,通过大力实施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在扶贫、扶志、扶智中,打破“思想桎梏”,拔掉“思想穷根”,让贫困群众立起来、干起来、富起来。

 

村里的阿依园设施设备齐全,孩子们上学十分方便。

   移风易俗,彝家生活面貌起了新变化

  白墙青瓦、三色花窗、冲天牛角与墙面红黑相间的彝族图案交相辉映。信步在峨边县沙坪镇峨星村干净的村道上,彝家新寨错落有致。

  竹条当墙,牛粪敷缝,很多人都还记得,这就是他们家以前的样子。现如今,在彝家新寨项目的帮扶下,他们全都住进白墙青瓦的彝家新居。

  “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新生活、新风貌”……白色的墙面上,不仅有彝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美丽图案,更有用彝汉双语书写的反映移风易俗、感恩奋进等通俗易懂的标语;“水清清、香气飘,小香皂、吱吱叫,一边洗、一边笑,洗出一个香宝宝”,阿依园内,老师正在教授小朋友一起学习《争做好阿依》的幼儿读本;村里的农俗陈列馆摆放着各种传统器具,吸引各地来此的游客参观。

 

彝族刺绣成为妇女们平日里的一项爱好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作用,强化农村地区孩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今年5月,由峨边县移风易俗指挥部与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共同编印的《争做好阿依》的幼儿读本在全县印发,覆盖了129个村幼。“它涵盖了日常礼貌用语、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交通安全规则、感恩教育等内容,旨在移风易俗新风尚从娃娃抓起。”峨边县委书记谭焰说。

  长期以来,彝族群众婚丧嫁娶席地而食的现象时有发生。彝区婚嫁中“高聘金、高礼金”一度让村民苦不堪言,因婚返贫、因婚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办丧事时,亲友互相攀比牵猪赶羊,来一批客人就要宰杀一批牲畜,造成极大浪费。

  自峨边首创“德古工作法”后,将法治精神融入传统习惯,“德古”(彝语:会调节的人)依法参与民事调解,主持家支事务,教化社会风尚,进一步优化“政府引导+德古会盟+村民自治”治理模式,通过“德古”会盟倡议,约定聘金、礼金最高不超过7万元,并严格执行,“双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哈罗金史一家的生活如今越过越好

  去年,沙坪镇峨星村村民哈罗金史家的大儿子娶媳妇,总共花了不到7万元;今年8月,白杨乡瓦洛村贫困户曲木阿古的父亲去世,接待1000多人次亲友仅用5头猪7只鸡,仅用2天办完丧礼。

  “结婚的都不再是高额礼金,给双方家庭都带来了好处,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峨星村村支书鲁惹维布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现在村里的群众婚丧嫁娶很少再有发愁的情况发生。

  据统计,实施“双高”治理以来,共有777对彝族男女结婚,聘、礼金均控制在“红线”以内,较治理前下降52%。在村民操办婚嫁等筵席时,乡村干部还会主动到场祝贺,并现场指导大家如何搞好食品卫生等,还以拉家常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等法规,“工作方法从难以接受的‘灌输式’转变为自然而为的‘亲情式’,各项工作推进都游刃有余。

  近年来,峨边县始终把夯实全面小康基础作为首要责任,认识到扶贫之基必先扶志,在消除群众物质贫困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真正拔除穷根,进而推动全县社会面貌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化。

  2017年1月,峨边县委作出《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行动的决定》,从清醒认识、周密部署、强化抓手、长效机制等方面,为峨边的移风易俗进行总体设计,奠定了工作基调,制定出目标体系。

  2017年2月,峨边县人大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决议》,从制度安排层面着手,规划布局了卫生文明行动、勤俭创业行动、遵法守约行动“三大行动”,思想先导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社会治理工程“三大工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督查保障“三大保障”,为峨边移风易俗工作规划出行动纲领,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

  2017年2月底,峨边县政府印发《关于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行动的计划》,对“三大行动”“三大工程”“三大保障”的具体要求、主要措施、责任单位、时间进度分门别类进行细化,进一步将行动纲领转化为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

  “三纲”体系的构建,迅速凝聚起了全县推进移风易俗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全民皆兵的工作格局,全县群众思想有了大的转变。

 

谈到自己家发生的变化,曲木阿古很有底气。

   感恩奋进,彝家人讲述脱贫致富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要懂得感恩奋进,不能光靠政府,自己也得加把劲,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杜绝‘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还要懂得知恩图报,帮助其他更困难的人。”这是白杨乡瓦洛村6组的曲木阿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典范,他经常跟邻里乡亲分享自己的致富经。

  曲木阿古介绍,4年前,这里还是山高路陡的穷乡僻壤。因为山高路远,村里基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由于妻子身有残疾,他靠着种植玉米、土豆,以及在周边打点小零工,支撑着一家的开支,还有3个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入不敷出,生活异常艰难。

  “我没得文化,干啥事都恼火,我就想,再困难也要让儿女多读点书,成为有文化的人,能够走出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让下一代不像我一样过困难的日子。”曲木阿古说,2014年,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他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从那年(2014年)起,曲木阿古的子女受教育得到资助,让他的子女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再有后顾之忧。同时,村里开始彝家新寨建设,政府还补助他3万元搬新家。

 

瓦洛村早已不同往昔

  政策再好,也不能等着靠着,要过上好日子,自己也要努力。从2014年开始,曲木阿古开始大量种植蔬菜,年收入1万多元。2016年,他通过小额免息贷款3万元,养了600多只鸡,年收入近6万元。尝到规模化发展的甜头后,今年,曲木阿古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00多只。同时,通过政府资助,他还种下了4亩脆红李。

  今年,曲木阿古的大女儿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毕业,在村上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职,感恩服务于当地的群众;二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就读于成都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挺过去了,幸好没让娃儿放弃学业,我经常跟他们讲,要学好本领,懂得感恩,继续为家乡做贡献。”曲木阿古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曲木阿古只是峨边县众多励志脱贫故事中的一个缩影。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峨边县深入推动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针对在家发展种养殖业的贫困户实施“家门口”流动轮训,培训种养“明白人”3300人次,开发农村公益岗位532个;针对就业意愿强烈的青壮年开展“校门口”专班集训,培养大中专学生280人;针对在外就业或有定向目标的劳动力实施“厂门口”异地送训,培养转移就业能干人,开展劳务品牌培训1500人次,举行“浙江-四川东西协作扶贫”等现场招聘会12场次。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62万人次,县内企业吸纳就业1866人、居家灵活就业3453人,实现劳务收入3.15亿元,推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脱贫攻坚推动下,这个曾经偏远的山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