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家庭警务室”助力松潘牧区治安警情降四成
“今日凌晨5时许,草原乡夏季牧场一居民家发生一起牲畜被盗案,牦牛被盗6头、马3匹。”“听到犯罪嫌疑人说什么方言?”“追到没有?”“目前民警带领群众将嫌犯追到了邻县色地乡附近,请求支援……”
接到辖区群众一路接力传到派出所的信息,松潘县毛尔盖片区3个派出所民警迅速汇聚到中心所信息合成指挥室,迅速敲定合作细节、互换资源,力图以最快、最便捷的合成化方式破案。
毛尔盖有3乡8村24个小组(寨)散落在1800平方公里土地之上,70%的群众一年四季驱赶成群的牛羊逐水草而居,肥美的牛羊也让可恶的窃贼垂涎三尺。过去几年里,虽屡经整治,偷牛盗马案件却时有发生,群众渐有怨言,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草原派出所所长罗让三旦发现,发生偷牛盗马案件后,群众们都是几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来报警,这说明群众和民警之间似乎有一定的“距离”。
牦牛、马儿、羊子,这些都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公安民警在地广人稀、信息不便、手机基本无信号的草原腹地与盗贼博弈,群众才是公安工作得以长盛不衰的法宝。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罗让三旦决定向群众要警力,实现警力零增长改善,提高办事效率,编织出一张传统的“人力天网”来弥补“科技强警”下的短板缝隙。
在走访民意调查的基础上,依托牧场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帐篷、牧民定居点群众小超市小门市,陆续建起了一个个收集反映情况的警民联系点以及能第一时间转接警情的报警救助点,同时以此为点,拓宽“八个自然村为线、三个行政乡为块、五个天然牧场为圈”的牧区治安管控新路子,确保突发警情时警民第一时间互动、区域内快速精准打防控和救助。
派出所确定13个报警救助点的户主或业主治安员的职责,适当提高待遇,并根据平日工作绩效,予以奖励性补贴,牧区“家庭警务室”的雏形日渐丰满。24小时接受群众口头报警、马不停蹄向临近牧场的“同行”传递警情、先期调解民事纠纷、送达居民身份证、治安设卡巡查、掌握社情民事纠纷、协助采集完善人口信息、暂住人口、便民服务等,在民警的悉心指导下,“家庭警务室”辅助性警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5年7月5日下午,上八寨乡有精神病人发病,挥舞着柴刀骑着高头大马在牧场四处转悠,牧民们都不敢靠近。附近的警民联系点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给了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顺利将其精神病患者控制,才未造成人员受伤。2016年11月的一个深夜,一群盗马贼来到腊子山下碰运气,刚刚将马匹牵到圈栏就被警觉的主人发现,主人一边与其周旋,一边吩咐孩子悄悄跑到附近的“警务室”报警,治安员接到警情后又快马加鞭跑到5公里外的另外一个“警务室”通知,警情很快便飞到了派出所驻守牧场的流动帐篷内……在手机信号盲区的草原深处发生了警情,然后来一场群众和民警极速接力,让以前的一切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
“家庭警务室”创新启动以来,片区派出所累计与群众互动处置各类警情450余起。2015年以来,先后打掉盗窃牲畜、机动车等犯罪团伙7个,抓获团伙成员17名,追回被盗牲畜近90头(匹),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类困难300余件,各项工作实现“零投诉”,2016年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8.3%,创历史新高。
借助大胆尝试和完善的奖励机制,片区派出所在打击侵财犯罪取得前所未有的战果外,还不知不觉提升了群众参与公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拉近警民距离的同时,让民警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好。
“派出所这个主意好,让我当治安员,家里帐篷当‘办公室’,参与公安工作就有实实在在的奖励”,草原乡草原村的警务室治安员泽旺甲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自家警务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热心的罗基腾出女儿20平米的卧室,无偿建起警务专属工作室;退休老教师旦真就把自家商店当成了接报警、转达警情的“警务驿站”;退伍青年格牙也不甘示弱,自发组织牧场青年成立了一支由10余人组成的业务治安巡逻队,把自家建成活动室,协助派出所民警开展警务工作……
“几年前,群众除了办事很少找民警,现在遇到相关警情,群众会主动联系民警咨询。”责任区民警桑吉益西说:“有时候我到牧场里驻防,牧民闲暇的时候也经常到我们的帐篷坐坐,说说话、喝喝茶,话语间牧场里什么信息都掌握了,这让我很惬意。”
“家庭警务室”切实解决了“有室无警”的留白现象,自然连片的24个村组牧场、零星散落的帐篷,群众无论求助还是提供线索首先想到警务室,群众普遍认为派出所就是设在了自己的家门口、村寨前。“明年,我们也会争取更大奖励投入政策,扩大警务室数量、加强人员培训,统一设置警灯、公示牌、留言簿、意见箱、警务小柜台和视频探头,让他们干得更有劲头。”所长罗让三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