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新登记50家市场主体就有一家在成都

03.03.2017  20:12
核心提示:3月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 《成都市2016年度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市场主体总户数、期末注册资本总额三大指标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深圳;新增注册资本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杭州;成都各类市场主体整体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03个百分点。       3月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 《成都市2016年度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市场主体总户数、期末注册资本总额三大指标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深圳;新增注册资本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杭州;成都各类市场主体整体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03个百分点。

日均诞生1333户市场主体
      根据《报告》,2016年成都内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呈大幅旺盛增长态势,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4679户,同比增长34.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03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呈现出逆势快速增长势头。
      按这一数据,成都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333户市场主体,“出生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相当于全国每新登记50家市场主体就有一家在成都。这也是成都从2014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成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49522户,平均每10个户籍人口即拥有市场主体1.28户。
      市场主体蓬勃新生,在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看来,“是个好消息”。他说,市场主体增长态势与总体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某种正向关联,但其价值是否能在下一轮发展中变现,还有一个从“活下来”到“活得好”的过程。
      第二产业新登记户数同比增长达76.52%
    从新登记市场主体看,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新登记户数的同比增长率达到76.52%。而在各类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最为突出,新登记户数增长达215.79%,新增注册资本增长达2025.55%。
      在扩充“增量”的同时,成都工商部门2016年还通过大力清理“僵尸企业”来优化存量,为去产能、去库存等结构调整工作提供积极助力。通过与税务部门联合,在全市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未纳税企业,注销吊销企业14411户。其中,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造纸、建材、商业地产等产能过剩行业共注销吊销企业1459户。
      陈光认为,目前全国经济下行仍持续,某些资源型工业城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成都是一座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的消费型城市,这些年又狠抓工业“一业定乾坤”,成效非常显著,犹如给成都安上了“双引擎”。

今年将全面推出多证合一等新政
      2017年,成都工商部门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据悉,成都将继续大力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方式,全力推进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积极助推成都自贸区建设,试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先照后证”和“双告知”改革,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继续加大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处置力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陈光在对这些措施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建议:在目前经济整体回暖尚需时日的背景下,“要保持清醒,不能盲目乐观。这些市场主体的收益周期可能会拉长,需要经受更多时间和市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