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五类功能室 拓展村级活动阵地便民利民服务功能

22.09.2014  11:41

   四川在线消息(周天红) 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整合硬件、软件、配套设施等各方面资源,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管理和利用,建成党员活动、民主议事、政策信息技术传播、精神文化活动、便民利民等 “五类功能室”,着力破解“只建不管、功能不配套、好看不实用”等方面的问题,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以改进作风为核心,建成“集中办理室

      推行村干部“坐班制”、“轮流值班制”、“民事代办制”“党员定期活动制”等一系制度,建成村民事务和党内事务“集中办理室”。着力实行村干部定时定点办公服务,党员集中定时活动,使村级组织办公规范化、集中化,既方便群众办事,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又改进了党内生活方式。全区176个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和党员定期服务、组织生活、教育管理等方面的10多项制度,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办事服务能力。

  以信息传播为平台,建成“致富智囊室

      以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田园广播“三大载体”为中心,搭建政策、技术、信息传播服务网络平台,建成村民发展产业的“致富智囊室”。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党的知识、涉农政策理论、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今年,全区已举办涉农政策和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10多万人次。高标准地建设一批农家书屋,全天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放,建成致富信息库。目前,100多个村建成了规范化的农家书屋。同时,全区利用田园广播,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信息30多项。

  以民主管村为抓手,建成“群众议事室

      围绕民主管村、村民自治、“三务”公开等重点工作,配套建设村务公开栏、政务公事栏、群众意见箱、“回音壁”等设施,做到议事制度上墙、办事“流程图”上墙、村里事务公开,着力建成“群众议事室”。每村每季度公开一次村级事务,每半年公布一次村级财务、土地征用、宅基地的安排、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事项。定期组织群众代表议事,对党员干部和村务进行监督,使村级活动阵地成为群众民主议事管理的中心。今年,全区已举办各种村民议事活动300多场次,对10多项内容进行了民主议事决策。

   以文明和谐为目标,建成“文化娱乐室

      充分调动村老年协会、共青团、妇女协会等群团组织在农村文化宣传中的作用,针对老年人、农村妇女、学生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收看文艺节目、卫生保健、老年人健康知识等内容,增强村级活动阵地“人气”,建成“文化娱乐室”。全区已组织“文化宣传队”50多支,自编节目100多个,演出300多场次。

   以惠民利民为目的,建成“民生服务室

      充分拓展村级活动阵地在便民利民方面的服务功能,建成多功能“民生服务室”。设置“计生服务室”为育龄妇女体检;设置“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看病;设置纠纷调解室,受理群众诉求、调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设置“便民平价超市”,方便群众购物。今年以来,全区组织政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专家,开展现场解答、解释、调解事务200多件,代理办理合作医疗、宅基地审批等手续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