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审计2万余干部涉及问题金额2500多亿

29.12.2015  09:01

  审计2万余领导干部问题金额2500多亿

  前11个月全国移送重大违纪违法线索3600多件

  昨天,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通报称,今年1-11月,全国共对2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中101人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刘家义介绍,在今年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全国共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500多亿元,除了101人为领导干部之外,还有220名其他人员也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

  刘家义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00多亿元,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100多项,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审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中还首次明确提出,要坚持“党政同责”,对党政一把手同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把整改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重要依据。

  刘家义说,明年将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要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清单制度,突出审计重点,实事求是地界定责任、作出评价。还要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审计署将推动把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在明年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将重点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纪、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决策失当和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审计署也将研究制定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相衔接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规定,强化审计结果的刚性约束。 作者:程姝雯

  干部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 明年各省份至少选1地市试点

  审计改革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2016年审计改革的具体任务。

  据介绍,审计署将推出“干预审计行为登记报告制”,以减少地方党政机关对审计部门的干扰,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此外,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面,审计署在已选定8个试点地区的基础上,还要求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

  将推“干预审计行为登记报告制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明确了审计体制改革的8项重点任务,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是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全国已有7个省区市被确定为该项改革的试点单位。

  刘家义在会上介绍说,在上级审计机关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工作领导方面,审计署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省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管理办法,要求试点单位的审计项目计划要报上级审计机关备案或批准,重大审计结果、重大问题线索、重大事项也要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据了解,这一做法,将大大增强地方审计机关对同级党委政府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谈到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的改革,刘家义鼓励非试点单位加快采取相关措施。“有些事情不能等,如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制定审计全覆盖计划、实行重大事项报告、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干预审计行为登记报告、退出无关的议事协调机构等,要马上落实。”刘家义说。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扩大试点

  针对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明年也将有实质性举措。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此前发布的《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要求,今年,审计署已在全国选定8个地区作为试点单位,探索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等五个领域进行此项审计。

  刘家义在会上提出,2016年,除8个试点单位外,各地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

  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一个重点是要加强与相关改革任务的衔接,例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

  也就是说,随着上述改革措施推进,做好离任审计衔接,才能让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领导干部履职的“刚性要求”。

  大数据审计将建“国家审计云

  在昨天的会议上,刘家义还谈到,“十三五”期间,审计署将形成独特的“国家审计云”,以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

  为推进审计的“全覆盖”,今年审计署专门成立数据审计司,探索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对此,刘家义介绍说,接下来将首先推动全国同步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与此同时,推进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靠科技实现全覆盖。

  他说,在此基础上,将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将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审计机关不是净土,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没有天然免疫力,必须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审计监督权依法规范运行。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门户”清理好,对不作为、慢作为以及违纪违法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责任编辑:周一清 SN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