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强审计监督 让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8月3日,审计署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其中,对截至2016年6月末,审计发现的17个省市38个县区或部门8.43亿元扶贫资金闲置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公告,我省越西县和宣汉县多措并举,加紧盘活闲置扶贫资金的整改结果位列其中。
扶贫资金涉及众多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如何审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效果?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在对我省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根据四川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注重通过查问题堵漏洞,促进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扶贫资金和项目真正惠及贫困群众,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自来水合格率偏低?审计助2万人喝上放心水
两年前,宣汉县五宝镇近两万人都在为喝水这件事犯愁。“如今,我们已彻底告别浑浊水,即便是大雨天水质都很干净。”近日,面对到访的记者,五宝镇高坝村村民覃大国扭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了出来。像他家一样,全镇5500户村民都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在对四川省2014年第四季度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政策跟踪审计中发现,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部分已完工项目水质监测合格率偏低,当年投入运营的184家自来水厂和水站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部分水厂水质不达标,宣汉县五宝水厂就是其中之一。“晴天还好,一下雨水就特别浑浊,不得不买小药包来净化。”覃大国感受明显。“水质不合格,是因为投入1367万元建设的新水厂刚试运行,相关人员缺乏培训,导致试运行后水质持续不稳定。”宣汉县水务局供水股股长陈林说。
审计指出该问题后,宣汉县加大对五宝水厂水质的监测,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在线水质监测系统,一改以前水质监测数据依赖防疫部门的现状,实现了水务部门在线自动监测,并强化相关人员的培训。同时,五宝水厂也新修了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安装了供水管道,按规定添加消毒剂。
五宝水厂厂长吕应军说,水厂全年水质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记者现场抽查了一份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4月19日对五宝水厂的水质监测结果,结论显示为合格。
省疾控中心随后对审计抽查的184处供水工程水质状况逐一复核,共复核水样1558份。截至目前,水质不达标的水厂全部完成整改。
项目进展缓慢?早发现助产业提速增效
两个月前,凉山州越西县大花乡斯觉村的彝家新寨建成:硬化路修到院门口,泥巴地变成水泥坝,安全饮水也全面覆盖。“老乡们不用翻山越岭,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排队背水了。”7月5日,站在新家门口,刚从乌鲁木齐务工回家的43岁彝族妇女曲木阿依木笑得合不拢嘴。
越西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县。今年,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对越西县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时发现,该县彝家新寨项目进展缓慢。以斯觉村为例,原本2015年应建成的彝家新寨,去年7月启动建设,接受审计时,其工程完成不到一半,资金仅拨付了三成。该村第一书记阿罗木呷也有苦衷,动员村民时间长导致项目起步较晚,加上交通不便,霜冻期长,造成了“跨年工程”。
不能拖延贫困群众脱贫的步伐——越西县政府协调各部门,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问效制度,每周上报一次项目推进情况,每半月通报一次项目进展。主管部门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拨付资金,施工单位也加快建设进度。目前,斯觉村的彝家新寨项目已完成30户住房新建和81户住房改扩建。
通过审计,促项目提速增效,宣汉县庙安乡胜观村的李子林即将迎来收获季。
2011年9月,庙安乡通过扶贫项目采购种植了50万株脆红李,涉及农户5200多户。几个月后苗木长出新叶,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发现,苗木生长速度比脆红李快,叶子更大,颜色呈紫红色。“这显然不是脆红李。”胜观村村支书陈天益说,品种差异面积涉及4.2万株26.7公顷,农户200多户。农户将情况反映给正在此进行审计专项调查的审计组,审计组要求项目业主迅速请农业部门技术人员调查情况。“从苗木的生长特性来看,应该属于美国布朗李,不适宜在宣汉种植,若不及时嫁接,三年后将无收。”宣汉县茶果站站长陈兴平说,出现问题的原因应该是采购苗木中不小心混入了布朗李。
情况一经查明,项目业主立刻责成苗木供应商派出20多个技术人员,对布朗李进行高位嫁接,历时半个多月全部完成品种改良。同时,苗木供应商还对庙安片区村民自发栽植的1万余株脆李树无偿进行了嫁接改良。“借助这次机会,庙安片区的脆红李都实现了精品化。”陈兴平说,截至目前,庙安片区3乡20余个村3万余人种植脆李树,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左右,实现1万人脱贫。
今年5月,越西县南箐乡南林村村民有了聚会的新场地——占地900多平方米的南林民风民俗活动院坝,周围还建起活动室、农家书屋、计生站、妇女儿童之家等,能容纳上千人。同期,南林村还完成了村里的危房户住房新建、修缮加固、功能完善,3400平方米的入户路硬化等,整体耗资400余万元。
一个村何来这样的财力?这还得从上半年审计署成都特派办的越西行说起。
当时,审计组发现,越西县收到的扶贫资金小、散,“碎片化”现象突出,其中最少的农牧增收创业带头人培训资金仅10万元。越西县财政局局长刘岚告诉记者,每年该县都会收到总量上千万元的“碎片化”扶贫资金,每项资金不大,却各有各的用途,且要覆盖全县或县内所有贫困村,很难集中力量来扶持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千条线穿一根针”,怎么穿?办法是统筹整合,“千条线”拧为一条绳。
审计组指出问题后,越西县政府总结经验,制定了《越西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加大涉农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共11739.54万元,用于81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发展,涉及通村路建设项目资金等10项。在《方案》的指导下,南林村通过整合彝家新寨住房建设资金、卫生健康改善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完成了村容的改头换面。(记者 刘佳 徐丽莎 钟美兰)
责任编辑:郑玮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