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理论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带着感情做事,那是一种温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要义,生动诠释了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论。一年多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证明,从灵魂深处打开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改进干部作风,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关系,事关从严管党治吏的根本成效,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的坚实永固,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一、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力所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回顾一百多年的国际共运史,从共产主义同盟到共产国际建立,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性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就是一部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一部劳动大众翻身作主的历史,一部人民群众确立自身主体地位的历史。
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打上了人民性的深深烙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党的人民性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党的人民性的理论形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人民性的思想基础;与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进步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的人民性的政策和策略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人民性的本质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和政体是党的人民性的制度保障。总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有力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全部历史使命,归根结底就是把人民性由理论变为现实、由革命经验上升到制度形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肩负这一历史使命,必须高举人民性大旗,坚持党性与人民性、人民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应当看到,在党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出现很多新的情况:随着险恶战争条件下的外部压力消失,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的倾向在滋生;随着长期执政带来的权力效应放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在降低;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群众利益分化程度加大,维护群众利益的难度在增大;随着党员队伍新生力量不断扩大,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增大,等等。尽管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性特征值得高度关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越来越成为问题发生的前提性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前置性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不仅是个立场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还是一个机制问题,是检验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第一指标,决定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受拥护程度。我们要时刻谨记,不管风云变幻,只要把群众想在脑里、挂在心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能牢牢抓住定海神针,以不变应万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最需要主动走近群众带着深厚感情做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牢固群众观点,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从思想和灵魂深处贴近群众。
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有的,它是在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产生和培育的。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从强化理论武装入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先进典型引导、灾区实践课堂、反面典型警示“四个专题教育”;广泛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和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等身边全国重大典型学习,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效应;深入开展“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等专题讨论,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思想交流交锋,在深学热议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聚焦“四风”广泛查找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碰硬整改问题,特别是通过召开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式的反躬自省、真刀真枪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去掉“官气”,摆正主与仆的位置,真正从思想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从工作上把群众认可当标准,从行动中与群众同甘苦、一条心,真正把以人为本内化于心、见之于行。
坚持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这几年,四川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反分裂斗争形势复杂,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在这样的艰难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走近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与人民群众一起抗击灾害、共克时艰、夺取胜利。面对五年两次地震灾害,坚持生命至上、安民为要、民生优先,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生动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面对“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的省情特征,始终把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作为最大的为民务实,紧扣四川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的实际,制定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致力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两个跨越”,特别是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环境友好的转型发展之路。面对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为艰巨的任务,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持续保持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的重点投入;深入实施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在藏区实施“六大民生计划”,在彝区实施“十项扶贫工程”。面对不容忽视的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着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大力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突出抓好藏区稳定、社会安定,加快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实现公平正义。为民、惠民、安民,汇集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换来的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赢得的是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党心民心最大凝聚。
坚持让党员干部在“走基层”中接受洗礼。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有越走才能越亲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同样也需要如此。这些年来,一些基层干部普遍感到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交通发达了反而与群众的距离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反而与群众的沟通更难了,领导干部浮在上面,跟人民群众溶不到一起、合不到一块。教育实践活动中,全面推动党员干部“走基层”,在联系服务中培养和增进感情。在机关,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300多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不分上级下级,不分城市农村,不分行政事业,一律把脚步踏进群众家门,在接地气中养正气、聚民气。在城市,深入开展“双报到”服务,3.2万个机关党组织、33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德阳电业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十年如一日开展为民服务,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架起了党同群众的连心桥”。在藏区,深入开展“结对认亲”,安排省级部门和16个市分三批选派3300多名干部人才对口支援32个藏区县;组织藏区6万多名干部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认亲,覆盖每个农牧民家庭、寺庙和人头,做到有重病住院必访、有子女辍学或待业必访、有意外灾害必访、有家人去世必访、有思想异常必访,构筑起守望相助、心手相牵的浓浓亲情。一年多来的“走基层”,走出的是作风大转变、民心大凝聚、社会大和谐,丢掉的是官气、骄气、傲气,形成的是面对面交流、手拉手交往、心与心交融。这既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也对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作了重要的制度探索。
三、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要靠制度功能确保常态长效
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为群众造福,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制度性安排作保障,让群众长期稳定受益。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化的号召上,也不能靠一时一事的热情和干劲,要用制度规定常态化,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向规则之治深化。
以解决“为了谁”问题为价值导向,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体系。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致胜法宝。去年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意见》,今年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致力推动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和落实调查研究制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的科学化。这本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和最有效的方法,但一些地方坚持不够、执行不力。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来的问题看,根源也在于此,必须固化、硬化、常态化。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树立调研意识,带头深入困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问题更是需要进行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健全和落实联系指导基层制度。省领导联系指导1个市州、1个县、1个乡镇、1个村和1-2户贫困户,每年深入基层联系地方不少于3天,专题研究市州工作不少于2次。这种刚性的制度规定,既有利于有针对性指导基层工作,更有利于接地气式的科学决策。健全和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硬化教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机关干部“走基层”制度、党员干部承诺践诺制度、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制度、藏区干部群众“结对认亲”制度等,推动干部与群众常联常紧、常走常亲。探索创新市县党代表服务辖区的有效方式,推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制度,建立党代表工作小组,发挥党代表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保护机制、预防化解利益矛盾机制,形成系统的配套链条,有效防止与民争利行为的发生。
以解决“依靠谁”问题为行为导向,构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动力机制。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智慧之源。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关心和爱护,更体现在对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决不能大包大揽、主观臆断,必须注意吸收群众意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建立健全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激励机制,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创业的动力,引导广大群众大胆探索改革实践、不等不靠奔康致富。“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必须建立健全群众意见诉求表达机制,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尽可能地吸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尽可能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必须建立健全群众监督评判机制,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进一步在政绩考核、工作考评上增大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让群众真满意。
以解决“我是谁”问题为组织导向,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团队。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于为民谋利。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必须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尺,作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注重群众公认选干部,选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多到基层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把与群众的融洽和谐程度、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基层是个大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把干部放到群众中去磨砺墩苗、接受检验,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植根群众,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增长才干、增进感情,栉风沐雨、砥砺成长。把专业型干部选派到地方党政主干线进行综合型锻炼,把机关“三门”干部分批选派到基层进行“接地气”锻炼,把经历比较单一的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熟悉国情民情”锻炼,把有潜力的“苗子型”干部有意识地放到急难险重岗位进行“压担子”锻炼。着力锤炼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的优良作风,大力正风肃纪、反庸治懒,刹“不为”之风、换“不为”之将,引导各级干部学先进、转作风、抓落实,以一心为民凝聚党心民心,以干在实处推动奔康圆梦。